[发明专利]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0618.4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5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润;李京;孙瑞雪;董利民;黄天颖;薛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20 | 分类号: | B63B3/20;B63B73/20;B63B73/43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张俊杰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分段 安装 方法 | ||
1.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子分段带有水平放置的内壳板架,内壳板架上固定有多个强框架,在内壳板架一侧、多个强框架的端部固定有纵桁,纵桁与强框架相垂直;
在多个强框架上方设置有两个长条形的外壳纵骨,两个外壳纵骨以内壳板架的中轴线为中心,分别设置在内壳板架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在确定外壳纵骨的安装位置后,将加强肘板焊接在强框架的安装位置处,加强肘板焊接好后,再将外壳纵骨焊接在强框架上固定;
内壳板架带有的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骨材,在骨材一端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主翻身吊点,在每个外壳纵骨上开有一个圆孔作为副翻身吊点,副翻身吊点靠近外壳纵骨与强框架相交处;
子分段在空中翻身180°,先使用吊索具分别将骨材端部的主翻身吊点和外壳纵骨上的副翻身吊点连接至吊车,同时抬升主翻身吊点和副翻身吊点进行翻身起胎,保持子分段的初始姿态进行平稳抬升,直至脱离胎柱并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相对于副翻身吊点的高度抬升主翻身吊点,使子分段发生旋转,直至子分段重心位置到达主翻身吊点正下方,随后,将吊索具从起胎侧的副翻身吊点摘下,此时仅使用了主翻身吊点,再将摘下的吊索具连接至内壳非结构面的背后吊点,最后,相对于背后吊点的高度降低主翻身吊点,使子分段发生旋转,直至子分段相对于初始姿态实现了360°翻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壳板架上固定有两个强框架,两个强框架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主翻身吊点带有两个眼板,两个眼板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骨材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内壳板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骨材,强框架位于骨材上方,与骨材相垂直放置,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壳纵骨是T型板,外壳纵骨倒立放置,副翻身吊点的圆孔开在T型板的腹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强框架顶部带有多个凹槽,外壳纵骨插入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强框架与骨材之间固定有加强肘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副翻身吊点圆孔处、外壳纵骨腹板的两侧焊接有加强复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强肘板固定在外壳纵骨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壳结构子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纵骨的T型板与外壳纵骨凹槽形成的空隙处,焊接有补板,补板将空隙遮盖住,补板顶端与强框架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06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