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消除凸轮槽与从动件间隙的凸轮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0458.3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5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增鹏;浦恩昌;黎小琳;郭岚;李萍;陈吕吉;汪陈跃;罗正钦;刘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25/08 | 分类号: | F16H25/08;F16H5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于洪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凸轮 从动 间隙 机构 | ||
1.一种可消除凸轮槽与从动件间隙的凸轮机构,包括:凹槽圆柱凸轮(1)和从动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转弹簧(3)、弹簧隔圈(4)、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10)、第三轴承(11)、支架(8)、球面滚子(9)、第一轴用挡圈(5)、第二轴用挡圈(12)、第三轴用挡圈(13)、第四轴用挡圈(14)、第五轴用挡圈(15)、第六轴用挡圈(16)、第一孔用挡圈(7)、第二孔用挡圈(17)、第三孔用挡圈(18)、第四孔用挡圈(19);
在从动件(2)的第一轴(2-1)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扭转弹簧(3)、弹簧隔圈(4)、第一轴用挡圈(5)、第一轴承(6)、第二轴用挡圈(12)、第三轴用挡圈(13)、第二轴承(10)、第四轴用挡圈(14);
第一轴承(6)还套接在支架(8)左侧的第三孔(8-3)中,且通过第一孔用挡圈(7)、第二孔用挡圈(17)将第一轴承(6)固定在第三孔(8-3)中;第一孔用挡圈(7)、第一轴承(6)、第二孔用挡圈(17)从上到下顺序设置;
支架(8)右侧下方的第二轴(8-1)上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五轴用挡圈(15)、第三轴承(11)、第六轴用挡圈(16);
第三轴承(11)还套接在球面滚子(9)的第四孔(9-1)中,且通过第三孔用挡圈(18)、第四孔用挡圈(19)将第三轴承(11)固定在球面滚子(9)的第四孔(9-1)中;第三孔用挡圈(18)、球面滚子(9)、第四孔用挡圈(19)从上到下顺序设置;
第二轴承(10)和球面滚子(9)置于凹槽圆柱凸轮(1)的凸轮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凸轮槽与从动件间隙的凸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架(8)的第二轴(8-1)与从动件(2)的第一轴(2-1)的空间夹角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凸轮槽与从动件间隙的凸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扭转弹簧(3)的第一扭臂(3-1)嵌入从动件(2)的第一孔(2-2)内,第二扭臂(3-2)嵌入支架(8)的第二孔(8-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消除凸轮槽与从动件间隙的凸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扭转弹簧(3)提供的旋转预紧力是从动件(2)运动阻力的1-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消除凸轮槽与从动件间隙的凸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扭转弹簧(3)提供的旋转预紧力,驱使第二轴承(10)、球面滚子(9)分别紧靠凹槽圆柱凸轮(1)的凸轮槽(1-1)的两个驱动轮廓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物理研究所,未经昆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04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像文件配置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二氧化碳电还原的气体扩散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