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1310.5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承友;欧阳伟;任碧野;何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桐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1/04;C08G18/48;C08G18/68;C08G18/12;C08G18/67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单蕴倩 |
地址: | 528135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双组份聚氨酯胶包括树脂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所述树脂组分包括多元醇、催化剂、增塑剂和粉体;所述固化剂组分包括预聚物、增塑剂、粉体和除水剂;所述多元醇选自聚醚多元醇、改性蓖麻油多元醇、改性大豆油多元醇或改性棕榈油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预聚物为PAPI、MDI、TDI、HMDI、HDI三聚体、IPDI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多元醇反应所得的NCO封端预聚物。该双组份聚氨酯胶具有粘结强度高、快速粘接和易返工的特点,其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铝合金与玻璃粘接用的双组分聚氨酯粘接胶使用常规原料并配催化剂可以达到高强度和快速粘接。但是在铝合金与玻璃装配出现错误或者误差较大时,需进行返工,但基于现有的双组分聚氨酯的高强度快速粘接特性,无法将粘接后的铝合金与玻璃拆分返工,导致较高的报废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有鉴于以,有必要提出一种既具备高强度和快速粘接特性,还能便于返工的粘结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双组份聚氨酯胶具有粘结强度高、快速粘接和易返工的特点,其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包括树脂组分和固化剂组分;
所述树脂组分包括多元醇、催化剂、增塑剂和粉体;
所述固化剂组分包括预聚物、增塑剂、粉体和除水剂;
所述多元醇选自聚醚多元醇、改性蓖麻油多元醇、改性大豆油多元醇或改性棕榈油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预聚物为PAPI、MDI、TDI、HMDI、HDI三聚体、IPDI中的一种或多种,与多元醇反应所得的NCO封端预聚物。
进一步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树脂组分包括多元醇30-60%、增塑剂0-20%、催化剂0-0.1%、粉体为30-60%;
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固化剂组分包括预聚物40-60%、增塑剂0-10%、粉体为30-50%、除水剂为0.1-1.0%。
进一步的,所述预聚物采用的多元醇为分子量1000-5000的2官能度或3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
所述NCO封端预聚物中NCO的质量含量为1-9%。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组分中的聚醚多元醇为分子量1000-5000的2官能度或3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
所述2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2000;所述3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3000-5000。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组分中的粉体选自气硅、重钙、改性纳米钙、煅烧高岭土、炭黑、分子筛活化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固化剂组分中的粉体选自气硅、硅微粉、重钙、纳米钙、改性纳米钙、煅烧高岭土、滑石粉、炭黑中的两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异辛酸铋和异辛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组分和所述固化剂组分中的增塑剂均为DBP、DOP、DINP、DOA、DOTP、TXIP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除水剂为对甲苯磺酰异氰酸酯。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双组分聚氨酯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桐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桐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1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式灭蚊器
- 下一篇:基于站场设备状态的列车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