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支承组件叶片槽的车加工夹具及装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1225.9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1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曾爱;李志刚;徐航;姚东;李佳;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李永霞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承 组件 叶片 加工 夹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支承组件叶片槽的车加工夹具及装夹方法,该装夹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内支承组件叶片槽的车加工夹具,实现对内支承组件的轴向A基准面、B基准面、C基准面、E基准面及径向D基准面获得压紧并限制振颤的装夹过程。固定位环与内支承组件轴向底部A基准面接触支撑,固定板底部对内支承组件轴向底部B基准面接触压紧,支承柱顶部与内支承组件中部外侧轴向的C基准面接触支撑,支承压板的压紧面与内支承组件轴向的E基准面接触压紧,支承压板的径向支承面与内支承组件径向的D基准面接触支撑,解决了加工内支承组件顶部悬空部位叶片槽出现振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支承组件叶片槽的车加工夹具及装夹方法,属于航空零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支承组件(图1中的标号25)是高压涡轮导向器重要零件,其大端有着用于支承和装夹导向叶片的叶片槽(图1中的标号26),叶片槽尺寸精度和形状公差的要求高,大端外圆圆度要求0.025,槽高度公差0.039,槽宽度公差要求0.04,平行度0.04,如图1所示。且内支承组件属于大型薄壁零件,最大直径超过Φ400mm,最小厚度1.2mm;直接加持在机床主轴上加工叶片槽26受到振刀严重容易出现变形超差。
在现有对薄壁零件加工减振的技术参见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735309B的一种长悬臂辐板结构零件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方法,公开技术为:反钩压板和定位块将安装边底部进行反钩的压紧,叶肩处增加辅助支撑环带,调节安装边底部所承受的压紧力,辐板内孔下方在弹簧驱动下的支撑,辐板内孔上端面的压盖由螺母压紧;虽然,零件底部及中部能获得压紧限位支撑,但是,零件顶部处于悬空状态,在加工内支承组件25顶部悬空部位的叶片槽26依旧出现振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支承组件叶片槽的车加工夹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支承组件叶片槽的装夹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支承组件叶片槽的装夹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内支承组件叶片槽的车加工夹具,实现对内支承组件的轴向A基准面、B基准面、C基准面、E基准面及径向D基准面获得压紧并限制振颤的装夹过程。
一种内支承组件叶片槽的车加工夹具,包括:
支承底座;
支承螺栓,支承螺栓安装在支承底座中部;
中部设有通孔的固定位环,固定位环安装在支承底座顶面上,固定位环的支承面与内支承组件底部A基准面接触;
支承柱,支承柱安装在支承底座顶面上,支承柱对内支承组件中部外侧C基准面支撑;
中部有通孔的固定板,固定板经中部通孔套装在支承螺栓中部上,固定板底部对内支承组件的B基准面接触压紧。
中部有通孔套在支承螺栓上的支承压板,支承压板的径向支承面与内支承组件的D基准面接触支撑,限制内支承组件顶部径向获得支承压板的径向支承面的接触支撑,支承压板的压紧面与内支承组件的E基准面接触压紧,限制内支承组件顶部轴向获得支承压板的压紧面压紧支撑。
所述支承螺栓上中下三部位均有外螺纹,所述支承底座中间设有支撑螺纹孔,支承螺栓下方外螺旋合在支承底座中间设置的支撑螺纹孔中;所述支承螺栓下方外螺旋合旋合有定板螺母来使支承螺栓压紧在支承底座上。
所述固定位环中部套在支承螺栓上,固定位环的中部通孔中有定板螺母;所述固定位环设有螺钉孔B通过装配螺钉与支承底座上设有的螺钉孔A旋合;所述固定位环上设有销子孔通过固定销与支承底座上设置的固定销孔定位配合。
固定位环与内支承组件底部A基准面接触的所述支承面相对支承底座顶面平行度在0.01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1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