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绒面超纤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32339.7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斌;段伟东;唐劲松;符浩;孙向浩;杨银龙;杨艳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峰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4H1/4382;D04H1/4374;D04H1/498;D06C11/00;D06M101/32;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2015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绒面超纤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绒面超纤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绒面层和基底层,基底层由低密度基底层和高密度基底层组成,绒面层为低密度基底层背离高密度基底层的表面经磨皮起绒形成的绒毛结构;低密度基底层包括低针刺密度超细纤维无纺布骨架结构以及填充在其中且呈非连续的分散状态的水性聚氨酯树脂;高密度基底层包括高针刺密度超细纤维无纺布骨架结构以及填充在其中且呈连续的分散状态的水性聚氨酯树脂;低针刺密度超细纤维无纺布骨架结构中的纤维以针刺的方式贯穿于高针刺密度超细纤维无纺布骨架结构中;方法:先制备复合海岛纤维无纺布,接着采用水性聚氨酯树脂浸渍液浸渍,固化、减量开纤、磨皮起绒。本发明的方法简单,产品耐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细纤维合成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绒面超纤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也称水分散聚氨酯、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水性聚氨酯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相比于溶剂型聚氨酯可避免有害溶剂的污染和后续处理等问题。近年来,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取得一定的进展,未来水性聚氨酯也必将成为主流的绿色环保树脂。
超细纤维合成革领域中,绒面超纤革的制造流程多为:将海岛纤维针刺成无纺布,后浸渍聚氨酯并固化,再提取出海岛纤维中“海”组分,以使海岛纤维超细纤维化后形成超纤革基布,最后超细革基布依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片皮、磨皮、染色等后加工整理工序,最终制作成为绒面超纤革。
在浸渍聚氨酯与固化过程中发现:无纺布浸渍水性聚氨酯后,水性聚氨酯只能吸附在纤维表面,经加热使水性聚氨酯固化,在此加热固化过程分散在水中的高分子颗粒随着水的挥发,粒子进行移动和堆积,导致其结构上树脂膜连续性差,局部不均匀的粘附固化在无纺布中的纤维表面,造成水性聚氨酯固化后形成的树脂是不连续的。而溶剂型聚氨酯在浸渍过程中,溶剂型聚氨酯会填埋进无纺布中的空间内,再用水置换溶剂使聚氨酯凝固,溶剂型聚氨酯固化后形成的树脂连续的。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由于水性聚氨酯固化后形成的树脂的不完全连续性,导致水性聚氨酯对纤维的连续性包覆差,使得纤维抓力弱,进而导致水性聚氨酯超纤革马丁代尔耐磨性差。
水性聚氨酯在浸渍过程中,其只能依附在纤维表面,当纤维过少时,纤维与纤维之间接触不够紧密,纤维之间间隙较大,依附在各个纤维表面的水性聚氨酯难以碰撞形成连续相,因此水性聚氨酯通常成分散状态。通过提高无纺布的针刺密度来提高无纺布中纤维纠缠饱和的状态,及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紧密程度,使得分散在纤维表面的水性树脂可能互相接触而融合为连续状态,以获得类似于溶剂型聚氨酯的连续性包覆状态,进而提高浸渍、减量开纤后水性聚氨酯对纤维的包覆性,以提高水性聚氨酯超纤革的马丁代尔耐磨性能。当针刺密度在2500-3200针/cm2时可以获得最佳的马丁耐磨,当针刺密度过低时缠结过少,当针刺密度过高时,会导致纤维断裂严重,纤维变短更容易在磨擦时脱落。
非织造布相比于织造布而言,纤维之间的缠结是通过针刺实现的,而织造布则是通过经纬向交织而形成的布面,非织造布远比于织造布来得更加的蓬松,而织造布则十分紧实,不利于获得良好手感的绒面革,因此,通常使用非织造布作为绒面革的骨架结构,然而如上所述,纤维之间的缠结是通过针刺实现的,针刺过少则缠结过少,针刺过多则纤维断裂过多,均会导致绒面革在耐磨试验中表面纤维易于磨损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传统采用提高无纺布针刺密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水性聚氨酯绒面超纤革的马丁代尔耐磨性能,为提高水性聚氨酯绒面超纤革的马丁耐磨性能提供一种为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绒面超纤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水性聚氨酯绒面超纤革,包括绒面层和基底层;
基底层由低密度基底层和高密度基底层组成,绒面层为低密度基底层背离高密度基底层的表面经磨皮起绒形成的绒毛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峰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峰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323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