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OX组件一体化组装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20015.1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1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阵涛;江保军;薛海宁;魏定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ox 组件 一体化 组装 装置 | ||
1.一种MOX组件一体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架(5)、桁架(44)、上料机构(1)、预定位机构(2)、棒束组装机构(4)、组件组装机构(6)、翻转机构(7)和焊接机构(8),
所述工作架(5)上设有备料工位、预定位工位和组装工位,所述备料工位、预定位工位和组装工位沿垂直于燃料棒(92)轴向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桁架(44)设于备料工位和预定位工位之间,
盛装燃料棒(92)的棒盒设于所述备料工位上,MOX组件(9)的栅板结构(91)固定于组装工位上,
所述上料机构(1)活动连接于桁架(44)上,用于将棒盒内的燃料棒(92)移至预定位工位上,
所述预定位机构(2)设于所述预定位工位上,用于对燃料棒(92)进行轴向和周向定位,以使燃料棒(92)的端塞上的通槽与栅板结构(91)的栅板(911)的插接部对应,
所述棒束组装机构(4)活动连接于桁架(44)上,用于将预定位机构(2)上完成定位的燃料棒(92)移至栅板结构(91)的栅板(911)上,以使燃料棒(92)和栅板(911)通过所述通槽和插接部插接,插接于栅板(911)上的多根燃料棒(92)形成棒束结构,
所述组件组装机构(6)设于所述组装工位上,其包括支撑架(61)、外套管固定机构(62)和操作头固定机构(63),栅板结构(91)固定于支撑架(61)上,外套管固定机构(62)滑设于支撑架(61)上,用于固定MOX组件(9)的外套管(93),操作头固定机构(63)滑设于支撑架(61)上,用于固定MOX组件(9)的操作头(94),栅板结构(91)、外套管(93)和操作头(94)沿燃料棒(92)轴向方向间隔且同轴布置,操作头固定机构(63)能够相对支撑架(61)朝向外套管(93)移动,以使操作头(94)与外套管(93)插接相连,外套管固定机构(62)能够相对支撑架(61)朝向栅板(911)移动,以使带操作头(94)的外套管(93)套设在棒束结构上,以形成MOX组件,
所述翻转机构(7)与支撑架(61)传动相连,用于驱动支撑架(61)翻转,以使MOX组件呈竖直状态,
所述焊接机构(8)设于工作架(5)的一侧,用于将呈竖直状态的MOX组件中的外套管(93)的两端分别与操作头(94)和栅板结构(91)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X组件一体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位机构(2)包括支撑座(21)、夹持旋转机构(22)、端塞位姿调整机构(23)和直线滑台(24),
所述支撑座(21)、端塞位姿调整机构(23)和直线滑台(24)均设于工作架(5)上,所述支撑座(21)具有用于支撑燃料棒(92)的凹槽,夹持旋转机构(22)和端塞位姿调整机构(23)分设于支撑座(21)沿燃料棒(92)轴向方向的两侧,
夹持旋转机构(22)设于直线滑台(24)上,所述直线滑台(24)能够带动夹持旋转机构(22)相对工作架(5)直线移动,以使燃料棒(92)抵接于夹持旋转机构(22)和端塞位姿调整机构(23)之间,所述端塞位姿调整机构(23)与燃料棒(92)抵接的端面位置与燃料棒(92)端塞的轴向定位位置对应,
所述端塞位姿调整机构(23)用于检测以及定位燃料棒(92)的周向状态,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2)用于驱动燃料棒(92)旋转,以使燃料棒(92)转至其周向定位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OX组件一体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旋转机构(22)包括气动夹爪(221)和伺服旋转机构(222),
气动夹爪(221)在燃料棒(92)与其抵接后夹持所述燃料棒(92)的相应端部,伺服旋转机构(222)设于直线滑台(24)上,与气动夹爪(221)传动相连,用于驱动气动夹爪(221)旋转,以带动燃料棒(92)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00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动态手势识别神经网络模型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制排水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