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Cr系软磁不锈钢及其组织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2643.5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6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鼎;赵望泰;张宗宁;吴丰铭;王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华新特殊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2C38/02;C22C38/04;C22C38/34;C22C33/04;C21D8/00;C21D1/26;C21D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 系软磁 不锈钢 及其 组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Cr系软磁不锈钢及其组织的控制方法,所述低铬系不锈钢的含铬量为10~15.5%,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钢胚在900~1050℃下热轧,并冷却,获得包括铁素体和马氏体的细晶组织;S2、将步骤S1获得的钢坯于900~1000℃下保温处理2~5h,经至少15h缓冷至550~650℃后冷却;S3、将步骤S2获得的钢坯于700~800℃下保温处理2~5h后冷却,得到纯铁素体不锈钢。本发明通过特殊的热轧工艺,将钢坯热轧为以铁素体为基体,马氏体均匀分布于晶界处的细晶组织。然后通过高温缓冷退火,使得双相组织完全转变为单相铁素体组织,提升磁性;再进行去应力退火,去除组织应力,均匀组织,磁性再次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磁铁素体,具体地,涉及一种低Cr系软磁不锈钢及其组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软磁材料具有低矫顽力、且易磁化和去磁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在无线电、计算机、家用电器、电机工程和通讯等领域。软磁铁素体不锈钢对于许多机电装置的使用很关键,必须为这些装置提供最佳的磁性,才能保证正确的输出信号和响应时间。
该种材料除了需要确保优异的软磁性能,通常还需要具备优异的耐蚀性能。过去常通过采用含铬量高的材料,以确保耐腐蚀性能,这类钢种成分设计上为纯铁素体组织,热轧后只需进行去应力缓冷退火,即可获得优异磁性。宋全明在《ChromeCore_系列耐蚀软磁合金的开发及应用》一文中指出,铬含量越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越低,可见,铬含量与软磁性能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为了获得优异的软磁性能和耐蚀性能的软磁不锈钢,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低铬系原料确保软磁性能,再额外添加额外成分例如钛、铌等,钛和铌与碳结合生成碳化钛、碳化铌,碳化钛、碳化铌提升了材料的耐蚀性,可碳化钛、碳化铌的生成减少了材料中的碳单质含量,进而提升材料的软磁性能。例如40920不锈钢,其组分含量为:C0.014%、Si 0.59%、Mn 0.5%、P0.023%、S 0.001%、Cr 10.82%、Ni 0.27%、Mo 0.04%、N 0.006%、Ti0.163%,该不锈钢通过钛来提高耐蚀性和软磁性能。再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4836684A的专利,该专利成分设计采用添加Ti元素来优先于Cr元素与C、N元素结合,避免局部贫铬,提高材料耐蚀性;申请公布号为CN11460644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软磁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通过添加Mo、Nb、Re元素,不锈钢的耐蚀性得到提升,盐雾试验48小时不生锈。以上材料在软磁不锈钢的制备工艺中,通常在热轧时即形成纯铁素体组织,这对前期料坯的炼制要求非常高,导致不良率高,而且轧制过程中容易产生马氏体组织,则无法获得优异的软磁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热轧后获得非纯铁素体组织的不锈钢软磁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Cr系软磁不锈钢及其组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通过热轧工艺和热处理的配合处理,促使双相组织转变为纯铁素体组织,以获得优异的软磁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低Cr系软磁不锈钢的组织控制方法,所述低铬系不锈钢的含铬量为10~15.5%,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钢胚在900~1050℃下热轧,并冷却,获得包括铁素体和马氏体的细晶组织;
一般轧制温度为1100~1250℃,该轧制温度下获得的组织晶粒通常混晶严重,除了在晶界处存在马氏体且在铁素体晶粒内部也有小块状马氏体,无法通过转相获得纯铁素体,本发明在900~1050℃下进行热轧,可以获得晶粒均匀的细晶组织,且马氏体组织均匀分布于晶界处,该种组织在后续退火处理中可以转变为纯铁素体,进而确保不锈钢的软磁性能;
S2、将步骤S1获得的钢坯于900~1000℃下保温处理2~5h,经至少15h缓冷至550~650℃后冷却;
常规的磁性退火温度在900℃以下,该温度无法实现双相组织到单相组织的转变,因此本发明采用900~1000℃退火温度,温度不可过高,否则会导致晶粒变大,不利于组织转变,冷却时间不得低于15小时,否则会导致转变不完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华新特殊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华新特殊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2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