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控制器(MCU)车载数据处理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2000.0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3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辛长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琳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mcu 车载 数据处理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控制器(MCU)车载数据处理系统及车辆,所述微控制器(MCU)车载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微控制器(MCU)对外输出多条数据通路,基于所述多条数据通路将车载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车载处理器及远程处理器,以基于所述车载数据对所述微控制器(MCU)进行监控、调试和数据存储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微控制器(MCU)和所述车载处理器均设置在车载控制器系统中。该系统通过多条数据通路,可实现对微控制器(MCU)进行监控、调试和数据存储,避免了因微控制器(MCU)存储不足导致无法存储车载数据问题,且解决了实车调试问题,也解决了工程师远程调试的困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控制器(MCU)车载数据处理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功能也越来越多,因此产生的车载数据也越来越多。但是车载微控制器容量较小,当车载微控制器无法存储更多的车载数据时,会导致车载数据丢失,且导致无法基于车载数据进行调试。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车载数据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控制器(MCU)车载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避免了因微控制器(MCU)存储不足导致无法存储车载数据问题,且解决了实车调试问题,也解决了工程师远程调试的困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微控制器(MCU)车载数据处理系统,所述微控制器(MCU)对外输出多条数据通路,基于所述多条数据通路将车载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车载处理器及远程处理器,以基于所述车载数据对所述微控制器(MCU)进行监控、调试和数据存储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微控制器(MCU)和所述车载处理器均设置在车载控制器系统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控制器(MCU)车载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微控制器(MCU)对外输出多条数据通路,基于多条数据通路将车载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车载处理器及远程处理器,以基于车载数据对微控制器(MCU)进行监控、调试和数据存储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微控制器(MCU)和车载处理器均设置在车载控制器系统中。该系统通过多条数据通路,可实现对微控制器(MCU)的监控、调试和数据存储,避免了因微控制器(MCU)存储不足导致无法存储车载数据问题,且解决了实车调试问题,也解决了工程师远程调试的困难;以及通过对微控制器(MCU)进行监控和调试,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方便工程师无需近距离或者拆车调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条数据通路包括第一数据通路、第二数据通路和第三数据通路,其中,所述微控制器(MCU)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数据通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MCU)与所述车载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通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MCU)与所述远程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三通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微控制器(MCU)通过UART1串口转USB设备连接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载数据包括行车日志,其中,所述微控制器(MCU)通过UART0串口将所述行车日志传输至所述车载处理器,其中,所述车载处理器具有远程网络连接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载数据包括故障信息,其中,所述微控制器(MCU)通过中央网关与所述远程处理器连接,以使所述微控制器(MCU)将所述故障信息传输至所述远程处理器;其中,所述微控制器(MCU)基于第一CAN总线或第一CAN FD总线与所述中央网关连接,所述远程处理器基于第二CAN总线或第二CAN FD总线与所述中央网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2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