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碳运行的建筑方案的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7115.0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捷;陈建福;李振聪;李建标;陈勇;邹国惠;裴星宇;杨锐雄;程旭;吴宏远;李文晖;刘仁亮;罗科;黄艺鹏;陈夏;李巍巍;江健健;魏焱;肖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1 | 分类号: | G06Q10/0631;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乔欢欢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建筑 方案 优化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1.一种零碳运行的建筑方案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建筑设计参考因素,从预先构建的零碳建筑技术库中获取所述建筑设计参考因素对应的若干零碳建筑技术方案,并基于所述若干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确定建筑的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
S2、对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建模,得到初始零碳建筑能耗模拟模型,基于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能耗模拟模型得到初始零碳建筑运行能耗及初始零碳建筑经济收益;
S3、当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运行能耗满足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初始零碳建筑经济收益是否满足第二预设阈值,若否,计算所述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边际效益,根据边际效益更新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返回步骤S2;若是,将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输出为所述建筑的最优零碳建筑设计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运行的建筑方案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S11:根据建筑设计参考因素,确定初始建筑设计方案;
S12:基于所述初始建筑设计方案和预设筛选约束,从预先构建的零碳建筑技术库中获取预置数量的零碳建筑技术方案;
S13:从所述预置数量的零碳建筑技术方案中选择节能效果最优的零碳建筑技术方案,根据所述节能效果最优的零碳建筑技术方案和所述初始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碳运行的建筑方案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根据边际效益更新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具体包括:
计算若干所述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边际效益,记所述边际效益最小的零碳建筑技术方案为第一零碳建筑技术方案;
从所述预置数量的零碳建筑技术方案中选取与所述第一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类型相同的技术方案,记为第二零碳建筑技术方案;将所述第一零碳建筑技术方案更新为所述第二零碳建筑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边际效益大于所述第一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边际效益;
基于所述第二零碳建筑技术方案更新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运行的建筑方案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建筑设计参考因素包括建筑的设计边界条件、建筑的基本功能和建筑的地理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碳运行的建筑方案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的设计边界条件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高度和建筑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碳运行的建筑方案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的地理环境包括建筑所处位置的季节特点、建筑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和建筑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碳运行的建筑方案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预设筛选约束包括:
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成熟度约束;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应用年限约束;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应用广泛度约束;零碳建筑技术方案与建筑的类型匹配度约束;零碳建筑技术方案与建筑的地理环境匹配度约束;零碳建筑技术方案与建筑的规格匹配度约束;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节能效果约束;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技术风险约束。
8.一种零碳运行的建筑方案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计方案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建筑设计参考因素,从预先构建的零碳建筑技术库中获取所述建筑设计参考因素对应的若干零碳建筑技术方案,并基于所述若干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确定建筑的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建模,得到初始零碳建筑能耗模拟模型,基于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能耗模拟模型得到初始零碳建筑运行能耗及初始零碳建筑经济收益;
优化输出模块,用于当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运行能耗满足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初始零碳建筑经济收益是否满足第二预设阈值,若否,计算所述零碳建筑技术方案的边际效益,根据边际效益更新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跳转至所述设计方案分析模块;若是,将所述初始零碳建筑设计方案输出为所述建筑的最优零碳建筑设计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71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