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振呼吸频率测定方法、交互提示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02730.2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7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万庆;胡铁瀚;袁敖;杨艺荣;巫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4;A61B5/026;A61B5/053;A61B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王月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振 呼吸 频率 测定 方法 交互 提示 生成 装置 设备 | ||
1.一种应用于呼吸辅助设备的交互提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使用者的共振呼吸频率;其中,所述共振呼吸频率通过共振呼吸频率测定方法测定;所述共振呼吸频率测定方法包括:分别获取使用者在至少七种预设呼吸频率下对应的生物电阻抗信号;确定与每种所述生物电阻抗信号对应的心率特征和血流动力特征;依据所述心率特征和/或所述血流动力特征确定与每种所述预设呼吸频率对应的自主神经平衡水平;将所述自主神经平衡水平最高的所述预设呼吸频率设置为共振呼吸频率;
依据所述共振呼吸频率,生成目标交互提示;其中,所述目标交互提示包括循环交替的第一子交互提示和第二子交互提示,所述第一子交互提示与所述第二子交互提示的交替频率为所述共振呼吸频率的两倍;
获取所述使用者的第一实时生物电阻抗信号;
确定所述第一实时生物电阻抗信号的第一实时心率峰谷幅度;
确定与所述共振呼吸频率对应的所述生物电阻抗信号的目标心率峰谷幅度;
当所述第一实时心率峰谷幅度小于所述目标心率峰谷幅度时,生成实时交互提示;其中,所述实时交互提示包括循环交替的第三子交互提示和第四子交互提示,所述第三子交互提示与所述第四子交互提示的交替频率大于所述第一子交互提示与所述第二子交互提示的交替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提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特征包括心率峰谷幅度和/或相位同步性系数和/或一致性比率;所述血流动力特征包括心输出量和/或心排血指数和/或每搏输出量;所述确定与每种所述生物电阻抗信号对应的心率特征和血流动力特征的步骤,包括:
确定与每种所述生物电阻抗信号对应的心率信号和血流动力信号;
确定与每种所述心率信号对应的所述心率峰谷幅度和/或所述相位同步性系数和/或所述一致性比率;
确定与每种所述血流动力信号对应的所述心输出量和/或所述心排血指数和/或所述每搏输出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互提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心率特征和/或所述血流动力特征确定与每种所述预设呼吸频率对应的自主神经平衡水平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心率特征确定与每种所述预设呼吸频率对应的第一自主神经平衡水平;
依据所述血流动力特征确定与每种所述预设呼吸频率对应的第二自主神经平衡水平;
依据所述第一自主神经平衡水平和/或所述第二自主神经平衡水平,确定与每种所述预设呼吸频率对应的所述自主神经平衡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提示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使用者的第二实时生物电阻抗信号;
确定与所述第二实时生物电阻抗信号对应的第二心率峰谷幅度;
当所述第二心率峰谷幅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实时心率峰谷幅度时,生成所述目标交互提示。
5.一种应用于呼吸辅助设备的交互提示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频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使用者的共振呼吸频率;其中,所述共振呼吸频率通过共振呼吸频率测定方法测定;所述共振呼吸频率测定方法包括:分别获取使用者在至少七种预设呼吸频率下对应的生物电阻抗信号;确定与每种所述生物电阻抗信号对应的心率特征和血流动力特征;依据所述心率特征和/或所述血流动力特征确定与每种所述预设呼吸频率对应的自主神经平衡水平;将所述自主神经平衡水平最高的所述预设呼吸频率设置为共振呼吸频率;
提示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共振呼吸频率,生成目标交互提示;其中,所述目标交互提示包括循环交替的第一子交互提示和第二子交互提示,所述第一子交互提示与所述第二子交互提示的交替频率为所述共振呼吸频率的两倍;
实时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使用者的第一实时生物电阻抗信号;
实时幅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实时生物电阻抗信号的第一实时心率峰谷幅度;
目标幅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共振呼吸频率对应的所述生物电阻抗信号的目标心率峰谷幅度;
实时提示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实时心率峰谷幅度小于所述目标心率峰谷幅度时,生成实时交互提示;其中,所述实时交互提示包括循环交替的第三子交互提示和第四子交互提示,所述第三子交互提示与所述第四子交互提示的交替频率大于所述第一子交互提示与所述第二子交互提示的交替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27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压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