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酿酒用酯化红曲的培养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02678.0 | 申请日: | 202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4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陈雪峰;潘天全;周端;薛锡佳;王法利;郝标;陈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张广富 | 
| 地址: | 23601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酿酒 酯化 红曲 培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酿酒用酯化红曲的培养方法;通过采用酯化红曲培养的方法及自动化培养的装置设备,并采用玉米糖化液的液体种曲作为培养基,再对其糖度和酸度进行精细化调整,再由试管菌种、三角瓶液体种曲到发酵罐液体种曲实现逐级扩大培养;并采用液体接种机、堆积床、培养床、打散机、布料机、电加热通风装置、温湿度检测器和控制系统等的自动化设备,使得对于酯化红曲培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便于进行精准控制,方便且适用于红曲霉菌液体菌种的转接及其酯化红曲的自动化培养,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避免了种子液在培养过程中容易遭受杂菌污染的情况,保证酯化红曲的培养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酒制曲及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酿酒用酯化红曲的培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白酒制曲的工艺方法中,难以对于酯化红曲培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进行控制,难以对于红曲霉菌液体菌种进行转接及其酯化红曲的高效培养,使得制曲的工作效率较低,容易出现种子液在培养过程中遭受杂菌污染的安全隐患,培养质量难以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酿酒用酯化红曲的培养方法及装置;解决了难以对于酯化红曲培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进行控制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酿酒用酯化红曲的培养方法;培养方法主要包括菌株进行活化及液体种曲培养、对于配料蒸料及接种和堆积培菌及培养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先进行菌株的活化及种子液培养,其中又细分为三个具体步骤:
S101:进行菌株活化:将试管斜面菌种置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3-5天,使其活化;
S102:三角瓶液体种曲:取0.5cm2左右的菌块投入装有种子液培养基的三角瓶种中,置于30-35℃、160r/min恒温摇床中培养培养3-5天,得到三角瓶液体种曲;
S103:发酵罐液体种曲:再将2-10%的三角瓶液体种曲接种到装有种子液培养基的发酵罐中,置于35℃、160r/min、通气量0.1-0.3N m3/h、培养3-5天,得到发酵罐液体种曲;
S2:在进行配料蒸料及接种的工艺步骤:将大米浸泡1-2h后沥水,然后添加大米总质量3-5‰的NaNO3、乳酸或乙酸,采用常压对其蒸40-60min左右,再摊晾冷却至30-35℃左右,接种5-10%的发酵罐液体种曲,并翻拌均匀,投入自动化培养装置种进行堆积培菌和培养;
S3:再进行堆积培菌及培养的工艺步骤:先设置布料机的布料厚度在20-30cm左右,将接种后的米曲料置于堆积床上进行40-48h的堆积培菌,堆积后的米曲料浸水处理3-5min,再置于培曲床上进行培曲;培曲过程中设置温度30-35℃,湿度95-100%,间歇通风培养,每天观察米料的品温及干湿情况,再采用打散机及时翻拌米料,培曲5-7d后将40-45℃通风干燥后备用;
S4:再采用玉米粉糖化液作为种子液培养基,该制备具体步骤包括:
S401:配料调浆:向调浆罐内注入5-10%的投料水量,开启搅拌后添加玉米粉并补充水量,投料调浆水仅用总水量的80-90%,剩余的10-20%用于糖化结束后的定浓补水;
S402:糊化:将料液加热升温至95-99℃,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氯化钙及消泡剂等,糊化100-120min;
S403:糖化:糊化结束的料液冷却降至55-62℃,并添加糖化酶,保温糖化处理20-24h;
S404:糖化结束后,添加投料水和营养盐(3-5‰的NaNO3),调整糖度到13-14°Brix,调整PH=5.0-5.5;
S405:定糖完成后,对料液进行121℃,30min的加热灭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2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