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6376.7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3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杜德熙;杜威;王良胜;戴贺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B29D23/00;C08J5/18;C08L51/06;F16L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性 复合 软管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箔以及复合在其表面的高耐受内膜;
所述高耐受内膜由以下方法制备:
步骤A1:将四氟丙醇和三乙胺混合并在冰水浴中恒温,搅拌状态下滴加2,3-二氯丙烯,控制滴加混合时间为5-8h,继续升温至95-100℃搅拌回流反应20-30min,得到单体1;
步骤A2:将二乙醇胺、乙醇钠和无水乙醇混合,加入二烯丙基硫醚,设置搅拌速率为240-360rpm,升温至85-95℃回流反应2-4h,得到支状中间体;
步骤A3:将支状中间体、氢氧化钾和DMF混合,常温搅拌状态下滴加丙烯酰氯,控制整体滴加反应时间为2-3h,得到单体2;
步骤A4:将低分子量聚乙烯、单体1、单体2、NMP、引发剂和抗氧剂混合,通入氮气增压至1.8-2.2MPa,升温至240-260℃,反应6.5-7.2min,排胶、流延成膜,得到高耐受内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2,3-二氯丙烯、四氟丙醇和三乙胺的用量比为0.1mol:0.25-0.28mol:15-2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二烯丙基硫醚、二乙醇胺、乙醇钠和无水乙醇的用量比为0.1mol:0.22-0.25mol:0.3-0.4g:50-8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支状中间体、丙烯酰氯、氢氧化钾和DMF的用量比为0.1mol:0.41-0.42mol:2.5-3.5g:120-160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低分子量聚乙烯、单体1、单体2、NMP、引发剂和抗氧剂的用量比为1kg:80-100g:165-190g:320-380mL:5.5-6.2g:1-2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低分子量聚乙烯的均数分子量为50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引发剂为催化剂MMAO。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抗氧剂为抗氧剂3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性复合软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工序S1:将铝箔表面清洁处理后在表面贴合高耐受内膜,之后在温度为220-230℃、压力为4-6kg辊轧复合,喷雾冷却至室温,制成复合片材;
工序S2:将复合片材分切,之后卷管、高频焊接,制成高耐性复合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63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