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铝合金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0112.0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7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严雷鸣;周朝辉;陈钰青;颜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长沙)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21/00;B22F10/28;B22F10/366;B22F10/64;B33Y10/00;B33Y40/20;B33Y70/00;B33Y80/00;C22F1/047;C22F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陈俊好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文轩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合金件主要通过Mg、Mn、Sc、Zr、Ti等元素提高铝合金粉末成形后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使得本发明的耐热铝合金件抗拉强度大于570MPa,延伸率大于8%,200℃高温条件下,抗拉强度大于300MPa,延伸率大于10%。该制备方法以包括Mg、Mn、Sc、Zr、Ti等元素的气雾化球形金属粉末为原料,通过优化激光选区熔化工艺参数,可以使成形精度达到±0.05mm,表面粗糙度Ra小于10μm,致密度大于99%,样品显微组织没有明显微裂纹,孔隙缺陷尺寸小于2μm,最终得到组织相对致密、缺陷少、综合性能良好的耐热铝合金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热铝合金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由于具备高的比强度、耐腐蚀性,易加工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电子器件、交通运输、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的铝合金在200℃以上会发生快速的粗化或溶解等变化,导致其很难在200℃以上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热铝合金件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铝合金耐热性能差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耐热铝合金件,所述铝合金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Mg:3.0~6.0wt%,Mn:1.5~5.5wt%,Sc:0.5~1.5wt%,Zr:0.2~0.7wt%,Ti:0.5~0.8wt%,Si:0.1~0.5wt%,Fe≤0.25wt%,C≤0.1wt%,H≤0.015wt%,O≤0.15wt%,N≤0.05wt%,Al:余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述所述耐热铝合金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Mg:3.0~6.0wt%,Mn:1.5~5.5wt%,Sc:0.5~1.5wt%,Zr:0.2~0.7wt%,Ti:0.5~0.8wt%,Si:0.1~0.5wt%,Fe≤0.25wt%,C≤0.1wt%,H≤0.015wt%,O≤0.15wt%,N≤0.05wt%,Al:余量,通过电磁感应熔炼及气雾化技术获得成分均匀的金属粉末;
S2: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构建目标铝合金件模型,并将模型进行支撑导入、二维切片后,输入激光选区熔化成型设备中;
S3:将所述金属粉末装入粉末舱,设置工艺参数,在惰性气氛下进行激光熔化加工,获得毛坯件;
S4:对所述毛坯件进行线切割、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得到耐热铝合金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本发明提供的耐热铝合金件主要通过Mn、Sc、Zr、Ti等元素提高铝合金粉末成形后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使得本发明的耐热铝合金件抗拉强度大于570MPa,延伸率大于8%,200℃高温条件下,抗拉强度大于300MPa,延伸率大于10%。
2、本发明提供的耐热铝合金件制备方法以包括Mn、Sc、Zr、Ti等元素的混合粉末为原料,通过优化激光选区熔化工艺参数,可以使成形精度达到±0.05mm,表面粗糙度Ra小于10μm,致密度大于99%,样品显微组织没有明显微裂纹,孔隙缺陷尺寸小于2μm,最终得到组织相对致密、缺陷少、综合性能良好的耐热铝合金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耐热铝合金件金相腐蚀前显微组织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耐热铝合金件金相腐蚀后显微组织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长沙)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长沙)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0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