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掺杂磁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0088.0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8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方战强;罗佳宜;易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师大(清远)环境修复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师大(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2 | 分类号: | B01J20/02;B01J20/30;C02F1/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德强 |
地址: | 511518 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磁性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磁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氮掺杂磁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中加入农林废弃物,浸渍,离心,得到固体混合物;2)将所述固体混合物进行煅烧处理,得到所述氮掺杂磁性生物炭。本发明利用农林废弃物一步制备氮掺杂磁性生物炭,不仅有利于成本控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且该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步骤少、能耗低,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同时,在制备过程中无废水或是泥渣产生,避免二次污染或产生二次废弃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氮掺杂磁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与传统废水处理技术相比,高级氧化工艺(AOPs)因其高效、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降解水中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炭基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子传递能力好、热稳定性好和生态友好等固有优势,因而对其在AOPs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有研究表明,与未掺杂的材料相比,氮掺杂磁性生物炭材料表现出优越的催化活性。这是因为杂原子的掺杂可以调节原始Sp2杂化碳的电子性质,增加比表面积并产生新的活性位点。在热解过程中,氮原子被困在不断增长的碳网络中,导致生物炭中出现吡啶-N和石墨-N等氮掺杂结构。这些氮掺杂结构在生物炭中会导致碳网络中电荷分布、键结构和Lewis碱位的变化,从而改善铁的负载、分布和催化活性,加快活性位点的还原能力和过硫酸盐(PS)与催化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循环。
但现有的氮掺杂磁性生物炭制备方法复杂、制备成本高,亟需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氮掺杂磁性生物炭制备方法复杂、制备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氮掺杂磁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氮掺杂磁性生物炭,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氮掺杂磁性生物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含甲硝唑废水的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磁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中加入农林废弃物,浸渍,离心,得到固体混合物;
2)将所述固体混合物进行煅烧处理,得到所述氮掺杂磁性生物炭。
优选的,这种制备方法中,农林废弃物包括花生壳、木屑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农林废弃物为木屑;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木屑的粒径为0.01-0.02cm,木屑的含水率为15-20%。
优选的,这种制备方法,步骤1)中,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10-20%;进一步优选的,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12-18%;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15%。
优选的,这种制备方法,步骤1)中,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30-40%;进一步优选的,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32-38%;再进一步优选的,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中氮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35%。
优选的,这种制备方法,步骤1)中,农林废弃物与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35-50)mL;进一步优选的,农林废弃物与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35-45)mL;再进一步优选的,农林废弃物与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38-42)mL。
优选的,这种制备方法,步骤1)中,浸渍的时间为1.5-2.5h;进一步优选的,浸渍的时间为1.8-2.2h;再进一步优选的,浸渍的时间为2h。
优选的,这种制备方法中,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的pH为6.0-7.0;进一步优选的,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的pH为6.2-6.8;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硫酸亚铁和尿素混合溶液的pH为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师大(清远)环境修复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师大(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师大(清远)环境修复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师大(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00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星球剖面探测的火工作动式射孔器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抗雷淋雨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