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自适应翼梢小翼的变稳隐身飞机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77233.1 | 申请日: | 2022-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9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王业光;王世鹏;张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刘秋彤;梅洪玉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自适应 翼梢 隐身 飞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柔性自适应翼梢小翼的变稳隐身飞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无尾飞翼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实现柔性翼梢小翼弹性气动弹性建模;
(2)具备翼梢小翼倾斜角的自适应控制,增强飞机大迎角飞行时的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
(3)基于操纵面分配补偿的耦合控制分配方法,实现小翼与其它操纵面的协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柔性自适应翼梢小翼的变稳隐身飞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无尾飞翼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包括:
A、飞行器质心移动的动力学方程组
其中,V,α,β分别为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迎角和俯仰角,μ,γ分别为飞行器航迹滚转角和航迹俯仰角,m为飞行器的质量,p,q,r分别为飞行器滚转、俯仰和偏航角速度,T为发动机推力,D,Y,L分别为飞行器所受的阻力、升力和侧力,g为重力加速度,分别为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迎角和俯仰角的导数;
B、绕质心转动的动力学方程
根据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刚体飞机的转动动力学方程的矢量形式为:
H为飞机对质心的动量矩,M为作用在飞机上的合外力矩;飞机的转动惯量矩阵为:
Ix、Iy、Iz为飞机的转动惯量,Ixy、Ixz、Iyz为惯性积;设飞机的旋转角速度在机体坐标系中的分量形式为:
p、q、r分别为滚转角速度、俯仰角速度和偏航角速度,则H在体轴系中可表示为:
Hx、Hy、Hz分别为飞机动量矩在机体轴三轴上的分量;
记合外力矩矢量M为:
式中L、M、N为合外力矩矢量在机体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分别为滚转力矩、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
其中有:
分别为飞机动量矩在机体轴三轴上的分量的导数
整理可得:
分别为飞机三轴角速率的导数
设飞机关于机体xoz平面对称,所以惯性积Ixy=Iyz=0;将上式变换可得:
l为滚转力矩,m为俯仰力矩,n为偏航力矩
C.质心移动的运动学方程
其中x,y,z为飞行器在地面坐标系下的位置,χ为飞行器的航迹偏航角;
D.绕质心转动的运动学方程
飞翼无人机所受的力和力矩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气动力包括侧力Y,阻力D和升力L,气动力矩包括滚转力矩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
翼梢小翼采用柔性材料实现,首先对小翼在不同倾斜角时全机的静态特性做CFD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CFD/CSM弱耦合的方法进行弹性气动分析,进而获取飞机的气动弹性模型,并建立飞机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结合实际试飞数据对上述模型或建模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柔性自适应翼梢小翼的变稳隐身飞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对贝叶斯模型预测与自主决策理论进行探索,研究找到一种适合的自主决策方法,使无人机能够自主明确飞行阶段,进而判明当前决定小翼倾角变化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多目优化理论实现对小翼倾斜角的自适应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72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