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结直肠镜检查过程中退镜时间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4480.8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0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红;李全林;诸炎;常宁;付佩尧;王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10/82;G16H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点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6 | 代理人: | 杜焱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直肠 检查 过程 中退镜 时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结直肠镜检查过程中退镜时间的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内镜视频流,将所述内镜视频流拆解成内镜图像帧;按照预设频率将所述内镜图像帧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检测,得到进镜终点识别结果;按照所述预设频率将所述内镜图像帧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第二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检测,得到器械识别结果;基于所述进镜终点识别结果、所述器械识别结果对所述退镜观察时间进行更新。本发明对内镜检查的视频流进行实时分析,动态识别内镜视频流的进镜终点,启动退镜计时,并在退镜过程中滤除器械操作的时间,从而实现退镜观察时间的准确计算,提高操作者的检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结直肠镜检查过程中退镜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为世界第3大常见恶性肿瘤,全球癌症生存趋势研究显示我国2000年、2005年、2010年结肠癌五年生存率依次为51.4%、55.6%、57.6%。结肠息肉癌的途径已被普遍接受,因此需要提高门诊结直肠镜肠癌筛查患者的操作质量,以提高结肠病变检出率。结肠镜质量控制指标包括退镜时间、肠道准备、医师经验、息肉及腺瘤的检出率等。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退镜时间与结直肠病变检出率具有明显相关性,我国专家共识目前提出结肠镜推荐退镜时间为至少6min。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保证至少6min的退镜时间可以使结直肠病变检出率达到25%或更高,适当的延长退镜时间可以提高病变检出率,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但当退镜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病变检出率的影响即会消失,并且在肠道准备情况良好的情况下,更长的退镜时间并不能增加息肉检出数目。
在结肠镜检查的过程中,操作界面往往会有时间显示,操作者可以借此估算整体的操作时间,但是可能无法有效区分进镜时间以及退镜时间。并且在退镜的过程中往往会进行息肉组织的活检或者咬除等操作,这一操作时间不应计入退镜观察时间。同时,当操作者集中注意力在操作的过程中时,要求其同时关注检查时间时会影响操作者对患者的检测行为,严重时会对患者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系统用于在肠癌筛查的过程中提醒操作医生准确的退镜时间,从而提高结直肠镜的检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结直肠镜检查过程中退镜时间的方法,用以辅助内镜医生计算退镜时间,从而确保操作者的检查质量。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结直肠镜检查过程中退镜时间的方法,包括:
获取内镜视频流,将所述内镜视频流拆解成内镜图像帧;
按照预设频率将所述内镜图像帧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检测,得到进镜终点识别结果;
按照所述预设频率将所述内镜图像帧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第二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检测,得到器械识别结果;
基于所述进镜终点识别结果、所述器械识别结果对所述退镜观察时间进行更新。
优选的,在获取内镜视频流之前,包括:
采集包含退镜终点的内镜图像帧、不包含退镜终点的内镜图像帧和退镜过程的内镜图像帧,所述退镜终点包括盲肠、回盲瓣、阑尾开口;
对所述包含退镜终点的内镜图像帧进行进镜终点边缘框标注;
利用标注好的包含退镜终点内镜图像帧、不包含退镜终点内镜图像帧和退镜过程截图训练第一神经网络检测模型,得到所述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深度神经网络。
优选的,在获取内镜视频流之前,还包括:
采集包含器械的内镜图像帧、不包含器械的内镜图像帧,所述器械包括活检钳、钩刀、Dual刀、IT刀(insulated tip,一次性黏膜切开刀)、圈套器、金属夹、尼龙绳、海博刀、APC(Argon plasma coagulation,氩气刀)、注射针;
对所述包含器械的内镜图像帧进行器械边缘框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4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