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的新式坦克防雷乘员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7376.6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5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贾朋;石先超;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N2/005;B60N2/07;B60N2/08;B60N2/50;B60N2/54;F41H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明晖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新式 坦克 防雷 乘员 座椅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新式坦克防雷乘员座椅,包括安装在坦克内舱的两个立柱和安装在立柱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安装有座面组件,所述座面组件包括座面架,所述座面架前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安装螺栓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座面架中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本申请的座椅具有防雷、防冲击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特种车辆配件的设计、制造及装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新式坦克防雷乘员座椅。
背景技术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之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很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坦克装甲车辆在执行战斗任务过程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底部地雷及简易爆炸物的爆炸巨幅冲击。其在正常的日常训练过程中,又面临着来自底部小幅冲击。这种巨大冲击与长时间的小幅冲击对坦克乘员的生命安全与人体健康造成了多方面的损伤或损害。
为了降低坦克装甲车辆在执行战斗任务或者日常训练中,底部冲击力对坦克乘员的生命安全与人体健康造成的损伤或损害,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新式坦克防雷乘员座椅。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坦克装甲车辆在执行战斗任务或者日常训练中,底部冲击力对坦克乘员的生命安全与人体健康造成的损伤或损害,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新式坦克防雷乘员座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新式坦克防雷乘员座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的新式坦克防雷乘员座椅,包括安装在坦克内舱的两个立柱和安装在立柱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安装有座面组件,所述座面组件包括座面架,所述座面架前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安装螺栓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座面架中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座椅是安装在狭小空间的坦克内,在保证座椅有足够的防冲击能力时,又要保证座椅的体积不能过大,卷簧,其本身的的空间占用就比较小,并且其自身的恢复能力也比较好,所以本申请中座椅的吸能部件采用卷簧。
当乘员坐在座椅上时,乘员的重心在座面架的后侧,当坦克的底部受到冲击力时,冲击力会传递到立柱上,并且通过立柱传递到支撑架上,支撑架受到冲击力后,支撑架会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向上运动的趋势,此时乘员和座面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由于座面架与支撑架之间通过卷簧连接,所以支撑架上的冲击力会首先传递到卷簧上,卷簧受到冲击力跟随支撑架向上运动,最后再把冲击力传递到座面架上,然后座面架再将冲击力传递到乘员上,卷簧在受力呈拉开状态时,卷簧会吸收掉大部分的冲击能力,进而降低了乘员所受到的冲击力,并且座面架上的座垫,也可以吸收部分的冲击力,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乘员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所受到的伤害。
优选的,所述立柱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立柱上的滑动套和两端分别与立柱和支撑架连接的气弹簧,所述滑动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座面架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滑动套的高度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的设置,可以调整座面组件的高度,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高度锁定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座面架底部的高度锁定把手、两端分别与高度锁定把手与座面架铰接的高度锁定铰接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动套上的高度锁定套、滑动穿设在高度锁定套内的高度锁定杆和用于连接高度锁定铰接杆与两个高度锁定杆的高度锁定钢丝绳组件,所述高度锁定套内设置有套设高度锁定杆的高度锁定弹簧,所述高度锁定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高度锁定套和高度锁定杆固定连接,所述高度锁定杆滑动穿过滑动套并插入到立柱上,所述立柱沿其高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高度锁定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度锁定组件在初始状态时,高度锁定杆插入到高度锁定插孔内,有效的避免了座椅中座面组件的高度变化。当需要调整座面组件的高度时,只需要拉动高度锁定把手,即可实现高度锁定杆离开高度锁定插孔,进而方便乘员调整座面组件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7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