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及通道缺陷程度分类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7058.X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真;陈昕;何艾容;杨刚;唐琪;杨铮;杜勇;李建刚;高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北京掌尚信控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G06V10/764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晓昂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敷设 过程 通道 缺陷 程度 分类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及通道缺陷程度分类方法及系统,在电缆铺设过程中,采用人员目视及工具检测相结合或采用图像自动识别的方式对电缆和通道存在的缺陷进行获取,并根据获取的缺陷生成类别编号,通过类别编号调取评判标准进行自动对比,实现对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判,最终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并结合不同的背景色,实现人员快速对不同严重程度的缺陷进行识别,便于人们根据提示对缺陷进行修复,把电缆故障问题解决在铺设阶段,从而降低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威胁,减少后期电缆正常运行中的故障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市场交易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及通道缺陷程度分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电缆大量应用于电力系统以及其运行时间的延长,电力电缆线路发生故障的概率无疑会逐渐增加。而且,电力电缆一般采用封闭式紧凑型设计,固体挤塑材料绝缘或油纸构成的复合绝缘包裹于密闭的外壳之中,发生故障后不易定位、维修困难,容易造成停电事故扩大化,严重威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在电缆铺设完成后,不进行检查直接进行使用,铺设中具有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使电缆带病工作,在电缆出现故障后均是采用涡流探伤方法对电缆进行检测,找到故障部位后在进行维修,但是这种是操作是在电缆出现故障之后进行,电缆已经出现故障,维修不便,增加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及通道缺陷程度分类方法,在敷设电力电缆过程中,对高压电缆及通道进行检查,确定高压电缆及通道隐患,并根据隐患的判断依据对隐患进行分级,便于对能够引起故障的隐患进行及时排除,从而降低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威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及通道缺陷程度分类方法,其步骤是:步骤一、获取高压电缆及通道的缺陷信息;
步骤二、把步骤一获取的缺陷信息输入到随身携带的控制终端;
步骤三、控制终端确定获取缺陷的类别,调取储存在云端的评判标准并与获取的缺陷进行对比,确定获得缺陷的缺陷程度;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并把获取的缺陷信息、类别、缺陷程度和评判标准形成表格进行显示;
步骤五、根据确定缺陷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背景颜色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高压电缆及通道的缺陷信息的获取方式为:采用人员目视、采用工具检测相结合或采用图像自动识别的方式进行获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高压电缆及通道的缺陷包括:1)、电缆本体及附件:电缆本体、终端、电缆接头;2)、附属设备:避雷器、供油装置、接地装置、在线监测系统;3)、附属设施:电缆支架、终端底座、抱箍、防火措施、标识牌;4)、电缆通道:工作井、电缆沟、排管、隧道、电缆桥架、其他管线、电缆保护区、通道标识和警示牌、终端站、终端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控制终端为: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或移动PC,且所述缺陷信息输入方式为:打字输入、语音输入或图像识别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缺陷类别的确定为人员手动在控制终端上进行选择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缺陷程度包括一般、严重和危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表格中显示缺陷类别的编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不同的颜色分别为黄色、红色和紫色,其中黄色为一般缺陷程度的底色,红色为严重缺陷程度的底色,紫色为危急缺陷程度的底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北京掌尚信控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北京掌尚信控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70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