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压的超结IGBT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3906.X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2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伍伟;喻明康;高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压 igbt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压的超结IGBT结构,该结构在常规超结IGBT结构的基础上:引入P型浮空区结构,并对第一沟槽栅进行分离式设计,同时添加第二沟槽栅,并使俩沟槽栅之间的区域与发射极相连。由于第一沟槽栅附近P柱通过俩沟槽栅之间的区域与发射极短路,同时第一沟槽栅下部栅使栅底N柱反型形成P型环,屏蔽栅底的横向电场,使第一沟槽栅底电场强度较低,实现器件高耐压。在器件导通阶段,两个沟槽栅之间的P型耗尽区完全耗尽并反型,形成空穴势垒区,阻止空穴经由此处被发射极提取,增强电导调制效应,从而降低导通压降。在器件关断阶段,P型耗尽区逐渐恢复到准中性区,形成空穴抽取路径,加快器件关断,降低关断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压的超结IGBT结构。
背景技术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广泛用于开关电源转换器应用中。改善关断损耗(Eoff)和通态电压降(Vce,on)之间的权衡关系是IGBT的主要设计目标之一。与传统的场截止(FS)IGBT相比,超结IGBT(SJ-IGBT)具有出色的权衡关系。然而,对于传统的SJ-IGBT,由于其超结P柱直接连接到P型基区并通过P+型发射区与发射极相连,使发射极能直接提取超结P柱的空穴,抹除双极导通器件的载流子聚集优势,因此其Vce,on相对较大且对超结P柱与N柱掺杂浓度敏感。为解决该问题,浮空P区SJ-IGBT被提出。
然而,在阻断状态下,P型浮空区的存在会导致与其相连的超结P柱电位会随着集电极电压的升高而上升,在横向电场的加持下使沟槽栅附近的超结N柱电位很高,使栅底承受更大的电场,这会显着降低击穿电压(BV)。如何降低耐压是当前SJ-IGBT的研究重心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降低超结IGBT击穿电压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压的超结IGBT结构如图2所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耐压的超结IGBT结构,其元胞结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P+集电区(1)、N型缓冲层(2)和N型缓冲层(2)上方的超结N柱(3)及超结P柱(4),正面结构包含由P型基区(5)、P+型发射区(6)和N+型发射区(7)所组成的主流区,由P型耗尽区(8)、P+型欧姆接触区(9)所构成的自适应空穴路径区,以及P型浮空区(10)。所述发射区间有第一栅介质层(11)、下部栅电极(12)和上部栅电极(13)构成的第一沟槽栅,以及由第二栅介质层(14)和第二栅电极(15)组成的第二沟槽栅;所述结构中上部栅电极(13)深度不小于P型基区(5)结深;所述第一沟槽栅与第二沟槽栅深度相等;此外所述结构中上部栅电极(13)和第二栅电极(15)连接栅极,下部栅(12)连接发射极;所述超结N柱(3)与超结P柱(4)的掺杂浓度相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常规RC-IGBT器件,引入P型浮空区(10),使超结P柱(4)与P型基区(5)不相连,并对第一沟槽栅进行上下分离式设计,同时添加第二沟槽栅,并使俩沟槽栅之间的区域与发射极相连。由于超结P柱(4)通过俩沟槽栅之间的区域与发射极短路,使第一沟槽栅附近超结P柱(4)电位降低,在横向电场的影响下第一沟槽栅附近超结N柱(3)的电位也相应降低,从而减小栅底电场,增大耐压。同时第一沟槽栅下部栅使栅底N柱反型形成P型环,屏蔽栅底的横向电场,使第一沟槽栅底电场强度较低,实现器件高耐压。在器件导通阶段,两个沟槽栅之间的P型耗尽区完全耗尽并反型,形成空穴势垒区,阻止空穴经由此处被发射极提取,增强电导调制效应,从而降低导通压降。在器件关断阶段,P型耗尽区逐渐恢复到准中性区,形成空穴抽取路径,加快器件关断,降低关断损耗。
进一步地,在超结N柱(3)与P型基区(5)之间引入载流子存储层(16),所述载流子存储层(16)底部深度小于第一沟槽栅深度,同时掺杂浓度大于超结N柱(3)的掺杂浓度。
进一步地,增大超结N柱(3)与超结P柱(4)的掺杂浓度,减小导通电阻,降低导通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3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