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40105.X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5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贾锟;钱少明;李欣楠;朱潘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17/28 | 分类号: | A61C17/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牙刷 机器人 | ||
1.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仓(1)、刷牙组件(2)、水循环组件(3)、牙架导轨(4)和伸缩杆组件(5),伸缩杆组件(5)固接在两个刷牙组件(2)之间,充电仓(1)用于存储刷牙组件(2)、水循环组件(3)、牙架导轨(4)和伸缩杆组件(5),两个水循环组件(3)分别设置在刷牙组件(2)上,伸缩杆组件(5)滑动连接在牙架导轨(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仓(1)包括舱体(11)、闭合门(12)、通风舱(13)、散热风机(14)、连通风孔(15),显示屏(16)、芯片放置室(17)和通风孔(18),芯片放置室(17)设置在舱体(11)上,芯片放置室(17)中设置有空腔,散热风机(14)设置在通风舱(13)内部,通风舱(13)设置在舱体(11)上的远离芯片放置室(17)一端,连通风孔(15)设置在通风舱(13)上,通风舱(13)通过连通风孔(15)与舱体(11)连通。舱体(11)通过两个通风孔(18)换气,充电仓(1)中安装充电模块,闭合门(12)转动连接在舱体(11)上,所述的闭合门(12)上设置有显示屏(16),所述的闭合门(12)和舱体(11)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牙组件(2)包括连接轴(21)、连接外壳(23),激光3D扫描仪(24)、转动刷毛(210),连接轴(21)固接在连接外壳(23)上,多个激光3D扫描仪(24)均固接在连接外壳(23)上,转动刷毛(210)固接在连接外壳(23)中,转动刷毛(210)包括毛刷(22)和连接台(29),多个连接台(29)上固接有多个毛刷(22),连接台(29)与连接外壳(23)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刷毛(210)还包括驱动电机(25)、驱动齿轮(26)、连接柱(27)和从动齿轮(28),多个从动齿轮(28)上均固接在多个连接台(29)上。多个从动齿轮(28)通过多个连接柱(27)转动连接在连接外壳(23)中,多个从动齿轮(28)均与驱动齿轮(26)啮合传动,驱动齿轮(26)固接在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组件(3)包括后盖(32)和水循环管(33),后盖(32)固接在连接外壳(23)上,后盖(32)上固接有多个水循环管(33),多个水循环管(33)均为单向通道,连接外壳(23)通过多个水循环管(33)实现水单向流动,所述的连接外壳(23)中设置有微型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水循环管(33)呈中心高四周低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管(33)包括通流管(331)、特斯拉阀(332)、汇流通道(333)、插拔式尼龙滤网(334)和流水管道(335),特斯拉阀(332)固接在通流管(33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管(33)还包括插拔式尼龙滤网(334),插拔式尼龙滤网(334)可拆卸连接在通流管(331)的上部,多个插拔式尼龙滤网(334)上设置有多个流水管道(335),多个流水管道(335)均称倾斜设置,多个插拔式尼龙滤网(334)分别与对应的插拔式尼龙滤网(334)之间留有汇流通道(3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牙架导轨(4)包括导轨(41)和连接杆(42),连接杆(42)固接在两个导轨(4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牙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组件(5)包括伸缩杆(51)和连接轴承(52),伸缩杆(51)固接在两个连接轴(21)之间,两个连接轴承(52)均设置在伸缩杆(51)上,两个伸缩杆(51)均滑动连接在导轨(4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01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