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湿度梯度气象观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5625.1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2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佳;刘玉民;印佳楠;朱庚华;王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佳佳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 |
代理公司: | 河北知亦可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章玉琳 |
地址: | 05002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湿度 梯度 气象 观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气象观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温湿度梯度气象观测装置,第一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高度,用于检测地表温度和地表湿度;第二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高度,用于检测距地表1.5米处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第三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三高度,第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包括黑球温度计和湿度传感器,黑球温度计用于检测距地表1.6米处的体感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距地表1.6米处的空气湿度;第一组温湿度传感器、第二组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板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象观测装置准确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象观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温湿度梯度气象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象观测记录和依据它编发的气象情报,除了为天气预报提供日常资料外,还通过长期积累和统计,加工成气候资料,为农业、林业、工业、交通、军事、水文、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部门进行规划、设计和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采用大气遥感探测和高速通信传输技术组成的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已经能够十分及时地直接向用户发布龙卷、强风暴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警报。目前,现有的气象观测站通过监测1.5米高度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作为一个地区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其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温湿度梯度气象观测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气象观测装置准确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第一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高度,用于检测地表温度和地表湿度;
第二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高度,用于检测距地表1.5米处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
第三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三高度,所述第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包括黑球温度计和湿度传感器,黑球温度计用于检测距地表1.6米处的体感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距地表1.6米处的空气湿度;
所述第一组温湿度传感器、第二组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三组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板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
控制箱,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
支柱,固定在所述控制箱的顶端;
支杆,所述支杆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杆分别用于固定多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组温湿度传感器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还包括:
光伏板,设置在所述支柱上;
蓄电池,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且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所述控制板供电。
进一步,所述控制板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包括偏置电路和放大电路,
所述偏置电路包括三极管Q2、稳压管D1和电位器RP1,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稳压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稳压管D1的阴极连接电源12V,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位器RP1连接电源12V,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第一输出端接入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控制板的第一AD通道。
进一步,所述放大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运放U1A和运放U1B,所述运放U1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1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运放U1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6接地,所述运放U1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1反馈连接至所述运放U1A的反相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佳佳,未经张佳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5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