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补给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25751.9 | 申请日: | 202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1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孙昊;刘小钦;项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12 | 分类号: | B60L3/12;B60L58/12;B60R16/023;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琴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补给 提示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源补给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能源补给技术领域。本申请中,获取车辆所处目标行驶路线的能源补给站点集合,并从能源补给站点集合中,筛选出目标能源补给站点;进一步地,在确定车辆的当前续航里程,不满足预设的能源充足条件时,基于车辆的电池荷电状态,获得相应的纯电续航里程,并基于当前续航里程和纯电续航里程,得到车辆的增程续航里程;最终,当确定纯电续航里程归属于目标能源补给站点关联的纯电续航里程区间,且增程续航里程归属于目标能源补给站点关联的增程续航里程区间时,生成相应的能源补给提示。采用这种方式,提高了能源补给提示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能源补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源补给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的需求不断提高,新能源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有利于节约能源以及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而,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车无疑将成为未来车类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在新能源车的研究过程中,如何在保证车辆动力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率以及解决车辆的能源补给,俨然已成为愈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制定能量管理策略,可有效地实现车辆动力部件之间合理的功率分配,以及降低车辆油耗,从而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率以及解决车辆的能源补给。
鉴于此,为了有效地解决车辆的能源补给问题,及时对车辆进行能源补给,出现了相应的能源补给提示方式:接收车辆的各项能源剩余量数据;接着,基于各项能源各自对应的剩余阈值,判断是否存在能源短缺,如果否,则进行接收各项能源剩余量数据的步骤,如果是,则进行在地图上查找车辆附近能源的补给站的步骤,从而确定作为导航终点的能源补给站,进而导航至导航终点。
然而,采用上述的能源补给提示方式,根据各项能源剩余量数据及其各自对应的剩余阈值,判断是否存在能源短缺,会因各剩余阈值通常是固定的,从而导致在各项能源能满足车辆的行驶需求时,也会进行能源不足的能源补给提示,进而错误地进行能源补给提示。
因此,采用上述方式,能源补给提示的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源补给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提高能源补给提示的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源补给提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车辆所处目标行驶路线的能源补给站点集合,并从能源补给站点集合中,筛选出与车辆满足预设的距离间隔条件的目标能源补给站点;
步骤二,在确定车辆的当前续航里程,不满足预设的能源充足条件时,基于车辆的电池荷电状态,获得相应的纯电续航里程,并基于当前续航里程和纯电续航里程,得到车辆的增程续航里程;
步骤三,当确定纯电续航里程归属于目标能源补给站点关联的纯电续航里程区间,且增程续航里程归属于目标能源补给站点关联的增程续航里程区间时,生成相应的能源补给提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源补给提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获取车辆所处目标行驶路线的能源补给站点集合,并从能源补给站点集合中,筛选出与车辆满足预设的距离间隔条件的目标能源补给站点;
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车辆的当前续航里程,不满足预设的能源充足条件时,基于车辆的电池荷电状态,获得相应的纯电续航里程,并基于当前续航里程和纯电续航里程,得到车辆的增程续航里程;
生成模块,用于当确定纯电续航里程归属于目标能源补给站点关联的纯电续航里程区间,且增程续航里程归属于目标能源补给站点关联的增程续航里程区间时,生成相应的能源补给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25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