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gO合成的硅酸镁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02899.0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4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伟;赵静;王春伟;廖祥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20 | 分类号: | C01B33/2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湖州果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65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go 合成 硅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锂皂石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gO合成的硅酸镁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的混合,形成均匀浆液;所述的原料包括Mg源(MgO、MgCl2、Mg(OH)2)、Li源(Li2CO3、LiOH、LiF)、Si源(硅溶胶、Na2SiO3)以及NaOH、Na2CO3。(2)浆液晶化反应;(3)晶化后浆液进行过滤、洗涤;(4)滤饼干燥;(5)对干燥后产物进行破碎,得到合成硅酸镁锂。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产品综合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皂石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gO合成的硅酸镁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酸镁锂(即,锂皂石),是一种三八面体硅酸盐粘土矿物,其理想的化学方程式为Na0.3Mg2.7Li0.3Si4O10(OH)2,其层状结构由Si—O—Mg(Li)—O—Si—层组成,层间由水化阳离子(Na+、Li+)分割开,其每层厚度约为0.96nm,由Si—O—Si四面体夹着Mg—O—Li八面体片层。层间正电阳离子,与阳离子配位的水分子和四面体片层基底氧原子之间形成的氢键,这两个因素使得锂皂石相邻的两个负电片层固定。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锂皂石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成胶性能,能够快速膨胀,在水中形成“卡片屋”结构,这种结构能通过剪切力对其进行破坏,而在静态条件下,能再次形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状态。因此,锂皂石的水分散液表现出优越可调的流变和触变性质。锂皂石传统上可作为吸附剂、催化剂和流变性添加剂使用,近年来,也常被用于高级分析光学、诊断、医疗材料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天然的锂皂石矿在自然界较为罕见。由于地质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不同矿床的天然锂皂石结晶度不同,杂质也多种多样,从而限制了锂皂石的应用,而人工合成硅酸镁锂纯度高,组成稳定,片层大小均匀,可以替代天然锂皂石。目前,MgO合成的硅酸镁锂方法有水热合成法、微波/超声合成法以及定向模板合成法等,其中微波/超声法能够加剧反应物混合,形成的锂皂石空位少,表面积更小,但其能耗高,很难产业化,而定向模板合成可以控制纳米片层形成高长径比,或多孔结构的锂皂石,但此工艺复杂,合成条件苛刻,难以被工业广泛采用。传统的水热法合成的锂皂石片层均匀,形成的凝胶透明度好,能被工业产业化广泛采纳。
然而,锂皂石合成原料采用LiF/LiCl等锂盐、MgCl2等镁盐或Mg(OH)2、SiO2硅溶胶等,形成固液比为1~3%的水分散液,在150~210℃下水热反应数小时,得到锂皂石。但通常这样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会耗费大量水及能耗,且以Mg(OH)2为原料很难得到较纯的锂皂石,转化活性低,杂质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通过更简便的制备工艺,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MgO合成的硅酸镁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MgO合成的硅酸镁锂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制备方法中的技术问题,采用更简便的制备工艺,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硅酸镁锂。
一种MgO合成的硅酸镁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混合,形成均匀浆液;
(2)浆液晶化反应;
(3)晶化后浆液进行过滤、洗涤;
(4)滤饼干燥;
(5)对干燥后产物进行破碎,得到合成硅酸镁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磊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磊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2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