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跨被试脑机接口解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0825.X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0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海;梁子林;郑征;王建华;裴忠才;陈健尔;史红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8/214 | 分类号: | G06F18/214;G06F18/241;G06F1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韩迎之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迁移 学习 跨被试脑机 接口 解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跨被试脑机接口解码方法,用于脑机解码,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源域数据集;除去所述多源域数据集中负影响样本,得到目标多源域数据集;根据所述目标多源域数据集对分类器进行训练,获得分类模型;将目标域数据输入所述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完成解码。本发明降低了脑机接口校准所需时间;本发明所用的训练数据集全部来自不同的被试,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采用其他被试提前采集的数据进行训练,而不需要脑机接口当前使用者采集大量训练数据或采用少量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跨被试脑机接口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脑电信号进行解码方法,通常需要采集一定数量的训练数据用于训练分类器,但是采集的历史脑电数据却不能用于训练。这是由于不同被试的脑电信号分布不一样,甚至同一个被试不同时间段的脑电信号分布不一样,这便是脑电信号的非稳态特性。而传统机器学习要求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来源于同一个分布,因此,在被试每次使用脑机接口时,需要重新采集训练数据用于训练分类器。这一过程既繁琐又耗费时间,还造成之前采集的脑电数据的浪费,更进一步还容易造成被试大脑疲劳,不利于脑机接口的使用。
基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全新的被试脑机接口解码方法,以改善训练分类器时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跨被试脑机接口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源域数据集;
除去所述多源域数据集中负影响样本,得到目标多源域数据集;
根据所述目标多源域数据集对分类器进行训练,获得分类模型;
将目标域数据输入所述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完成解码。
优选的,所述多源域数据集的获取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有标签被试数据集,构建源域;
获取被试数据,构成目标域;
计算n个所述源域分别与所述目标域的测地线距离;
将n个所述测地线距离按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并除去所述源域中与所述测地线距离最大值对应的源域;
将剩余n-1个源域构成所述多源域数据集。
优选的,获取所述目标多源域数据集的过程包括:
将原始脑电数据映射到黎曼流形空间,进行中心对齐,并投影成切平面中的切向量;
计算最小化源域与目标域的最大均值差异距离,求解得到所述源域的样本系数;
对所述样本系数按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去除前10%的大样本系数与后10%的小部分样本系数对应的样本组合,得到目标多源域数据集。
优选的,所述源域与所述目标域的测地线距离,表达式为:
其中,M1和M2分别为两个不同被试数据的黎曼中值,λi为的实特征值。
优选的,所述切平面中的切向量的获取步骤包括:
计算多通道脑电数据Xi的协方差矩阵Pi;
对每个被试的协方差矩阵Pi进行黎曼中心对齐;
将协方差矩阵Pi投影到切平面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08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