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低风荷载交通标志板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82853.7 | 申请日: | 2022-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2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晁遂;卢健;张旭冉;冯移冬;白如月;陈瑜;廖军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623;E01F9/631;E01F9/658 |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毛洪芬 |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荷载 交通标志 板结 | ||
1.一种可降低风荷载交通标志板结构,包括标志板主体(1)、支柱(2)和安装杆(3),所述标志板主体(1)通过安装杆(3)与支柱(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减阻机构(4)和第二减阻机构(5),所述第一减阻机构(4)与第二减阻机构(5)连接,所述标志板主体(1)包括右板体(101)和左板体(102),所述右板体(101)和左板体(102)活动连接,所述右板体(101)背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上设有与安装杆(3)匹配连接的安装套(6);所述安装套(6)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601),且安装套(6)内部远离开口处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对安装杆(3)端部限位的环形挡板(602),所述安装杆(3)内部设有与安装套(6)固定的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风荷载交通标志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阻机构(5)包括转动安装在固定座(9)一侧的转轴(502),所述转轴(502)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扭簧(501),所述扭簧(501)一端与左板体(102)背面抵接,所述扭簧(501)另一端与固定座(9)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低风荷载交通标志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阻机构(4)包括滑动安装在右板体(101)上的滑动板(404),所述滑动板(404)上的标志与右板体(101)表面的标志一体化设置,所述右板体(101)上贯穿设有与滑动板(404)匹配的通风口(405),所述右板体(101)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滑槽(406),所述滑动板(404)两端设有与滑槽(406)匹配滑动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低风荷载交通标志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404)顶端和底端一侧均连接有牵引绳(402),所述牵引绳(402)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块(403),两个所述牵引块(403)分别固定安装在转轴(502)两端,所述滑动板(404)顶端和底端另一侧均连接有复位弹簧(401),所述复位弹簧(401)一端与右板体(1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低风荷载交通标志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杆(3)内部的传动丝杆(301)和可以在安装杆(3)内水平移动的楔形块(306),所述传动丝杆(301)上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上固定套设有用于推动楔形块(306)移动的移动套管(302),所述移动套管(302)与楔形块(30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3)两侧均滑动安装有用于与安装套(6)卡接的限位块(307),所述限位块(307)一端延伸至安装杆(3)外部并位于限位槽(601)内部,所述限位块(307)另一端与楔形块(306)抵接,且限位块(307)位于安装杆(3)内部的部分上设有第一压缩弹簧(308),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08)一端与安装杆(3)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降低风荷载交通标志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丝杆(301)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传动丝杆(301)转动的从动锥齿轮(303),所述从动锥齿轮(303)一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锥齿轮(304),所述安装杆(3)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05),所述转动杆(305)一端延伸至安装杆(3)内部并与驱动锥齿轮(30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降低风荷载交通标志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6)内部设有密封组件(8),所述密封组件(8)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套(6)内部远离开口处一端的储气囊(802),所述储气囊(802)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01),所述活动板(801)一侧表面与楔形块(306)一端抵接,所述活动板(801)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80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803)一端与安装套(6)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6)内壁上环设有用于密封安装杆(3)与安装套(6)之间空隙的膨胀气囊(804),所述膨胀气囊(804)与储气囊(802)之间通过输气管连接,所述膨胀气囊(804)膨胀时与安装杆(3)表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28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