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及其导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3763.5 | 申请日: | 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高盼;王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844 | 分类号: | A61F2/844;A61F2/852;A61F2/90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蒋明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血管 支架 及其 导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及其导入器,包括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通过伸缩支架连接,所述伸缩支架包括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所述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呈环形等距设置在第一支架一端,且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另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所述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外表面通过多组纵向弹性合金连接条进行连接,导入器包括导管,所述充气球囊两侧的导管上设置第一拉伸环以及第二拉伸环,所述第一拉伸环以及第二拉伸环通过对向驱动结构与导管连接,所述第一拉伸环以及第二拉伸环一侧表面均环形等距设置多组用于支架定位的支架卡扣结构,本发明能够根据病人血管狭窄长度调节支架长度,提高了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及其导入器。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主要分为冠脉支架、脑血管支架、肾动脉支架、大动脉支架等。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462733B的发明所公开的血管支架,其丝材为:不锈钢、镍钛合金、铂金、黄金、可降解生物材料、多层复合材料等,其加工方式为:编织、切割、雕刻、自然成型、二次加工成型等。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市场上现有的血管支架产品很多不足,改技术方案能克服由于血管支架两端伸缩(血管自身胀大和收缩被迫的)引起的血管壁组织损伤的问题,但是其为长度固定的支架,而不同的病人血管狭窄长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往往会面临病人血管的狭窄长度大于或小于支架长度,其使用长度不可调,使用存在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及其导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及其导入器,能够根据病人血管狭窄长度调节支架长度,提高了适用性,避免出现病变过长或者过短导致支架不适宜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通过伸缩支架连接,所述伸缩支架包括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所述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呈环形等距设置在第一支架一端,且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另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所述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外表面通过多组纵向弹性合金连接条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与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与纵向弹性合金连接条均才有镍钛合金制成。
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的导入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外表面一侧设置充气球囊,所述充气球囊两侧的导管上设置第一拉伸环以及第二拉伸环,所述第一拉伸环以及第二拉伸环通过对向驱动结构与导管连接,所述第一拉伸环以及第二拉伸环一侧表面均环形等距设置多组用于支架定位的支架卡扣结构。
优选的,所述对向驱动结构包括第一气筒以及第二气筒,所述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对称设置在导套管内两侧,所述第一气筒内设置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一齿条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第一拉伸环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座滑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二气筒内设置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第二齿条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座内,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第二拉伸环内壁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滑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槽体内,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对称设置在导管外壁两侧,所述第一槽体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一侧表面,所述第二槽体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气筒一端设置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二气筒一端设置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以及第二输气管与四通阀连接,所述四通阀设置在主输气管一端,所述第一输气管一侧设置第一电磁开关阀,所述第二输气管一侧设置第二电磁开关阀,所述主输气管另一端与外部输气管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37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