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及其导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53763.5 | 申请日: | 202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高盼;王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844 | 分类号: | A61F2/844;A61F2/852;A61F2/90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蒋明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血管 支架 及其 导入 | ||
1.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包括第一支架(2)以及第二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之间通过伸缩支架(1)连接,所述伸缩支架(1)包括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11),所述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11)呈环形等距设置在第一支架(2)一端,且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11)另一端与第二支架(3)连接,所述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11)外表面通过多组纵向弹性合金连接条(12)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以及第二支架(3)与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11)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波浪形合金连接条(11)与纵向弹性合金连接条(12)均才有镍钛合金制成。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伸缩血管支架的导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5),所述导管(5)外表面一侧设置充气球囊(8),所述充气球囊(8)两侧的导管(5)上设置第一拉伸环(6)以及第二拉伸环(9),所述第一拉伸环(6)以及第二拉伸环(9)通过对向驱动结构(4)与导管(5)连接,所述第一拉伸环(6)以及第二拉伸环(9)一侧表面均环形等距设置多组用于支架定位的支架卡扣结构(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伸缩血管支架的导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向驱动结构(4)包括第一气筒(116)以及第二气筒(125),所述第一气筒(116)与第二气筒(125)对称设置在导套管内两侧,所述第一气筒(116)内设置第一活塞(117),所述第一活塞(117)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杆(115),所述第一连接杆(115)一端与第一齿条(111)连接,所述第一齿条(111)与第一齿轮(112)啮合,所述第一齿轮(112)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13)内,所述第一安装座(113)设置在第一拉伸环(6)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座(113)滑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02)内,所述第一齿条(111)设置在第一槽体(114)内,所述第二气筒(125)内设置第二活塞(124),所述第二活塞(124)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杆(126),所述第二连接杆(126)一端与第二齿条(119)连接,所述第二齿条(119)与第二齿轮(12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2)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座(123)内,所述第二安装座(123)设置在第二拉伸环(9)内壁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123)滑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06)内,所述第二齿条(119)设置在第二槽体(118)内,所述第一安装槽(102)与第二安装槽(106)对称设置在导管(5)外壁两侧,所述第一槽体(114)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02)内一侧表面,所述第二槽体(118)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06)内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气筒(116)一端设置第一输气管(130),所述第二气筒(125)一端设置第二输气管(133),所述第一输气管(130)以及第二输气管(133)与四通阀(128)连接,所述四通阀(128)设置在主输气管(127)一端,所述第一输气管(130)一侧设置第一电磁开关阀(129),所述第二输气管(133)一侧设置第二电磁开关阀(134),所述主输气管(127)另一端与外部输气管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伸缩血管支架的导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13)两侧表面对称设置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01)内,所述第一滑槽(101)对称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02)内两侧,所述第二安装座(123)两侧表面对称设置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05)内,所述第二滑槽(105)对称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06)内两侧表面,所述第一齿条(111)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导向块(110),所述第一导向块(110)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09)内,所述第一导向槽(109)设置在第一槽体(114)内一侧表面,所述第二齿条(119)一侧表面设置第二导向块(120),所述第二导向块(120)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槽(121)内,所述第二导向槽(121)设置在第二槽体(118)内一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37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