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风力发电机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51263.8 | 申请日: | 202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鹏;李金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F03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尚文文 |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冷却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风力发电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冷却泵系统中降低了冷却泵的工作性能,造成了冷却泵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中的多个子冷却系统中的任意两个子冷却系统可组成多个子冷却系统组;至少一组子冷却系统中的两个子冷却系统的出口连通阀互相连接以及入口连通阀互相连接。多个子冷却系统中的每个子冷却系统均独立工作,提高了冷却泵的利用效率。也可以通过运行其中一个子冷却系统中的水泵,并控制该组冷却系统中的两个子冷却系统中互相连接的出口连通阀以及入口连通阀均导通,该子冷却系统组则通过两个并联的冷却回路运行,从而降低了冷却系统的自耗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开放、安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目前风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风力发电机是依靠捕获风能,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备。风力发电中采用的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在运行时存在大功率的发热设备,因此需要配备水冷系统进行冷却,维持设备正常的工作温度。
现有的水冷系统采用单个冷却泵,但是当冷却泵发生故障时,维修较为困难并造成发电机组长时间停机,造成发电量的损失,为此,水冷系统采用了双冷却泵,但是双冷却泵的水冷系统的工作效率仍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风力发电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冷却泵系统中降低了冷却泵的工作性能,造成了冷却泵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作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包括:多个子冷却系统,所述子冷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散热器、入口连通阀、冷却泵、出口连通阀;其中,多个子冷却系统中至少有两个子冷却系统组成多个子冷却系统组;至少一组所述子冷却系统组中,至少有两个子冷却系统的出口连通阀互相连接以及入口连通阀互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两个子冷却系统,两个子冷却系统组成一个子冷却系统组;其中,两个子冷却系统中的出口连通阀互相连接;两个子冷却系统中的入口连通阀互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三个子冷却系统,分别为第一子冷却系统、第二子冷却系统以及第三子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子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二子冷却系统组成第一子冷却系统组,所述第一子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三子冷却系统组成第二子冷却系统组;其中,所述第一子冷却系统中的出口连通阀的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子冷却系统中的出口连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子冷却系统中的出口连通阀的第四连接口与所述第三子冷却系统中的出口连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子冷却系统中的入口连通阀的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子冷却系统中的入口连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子冷却系统中的入口连通阀的第四连接口与所述第三子冷却系统中的入口连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三个子冷却系统,分别为第一子冷却系统、第二子冷却系统以及第三子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子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二子冷却系统组成第一子冷却系统组,所述第二子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三子冷却系统组成第二子冷却系统组;其中,所述第二子冷却系统中的出口连通阀的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三子冷却系统中的出口连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子冷却系统中的出口连通阀的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子冷却系统中的出口连通阀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子冷却系统中的入口连通阀的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子冷却系统中的入口连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子冷却系统中的入口连通阀的第四连接口与所述第三子冷却系统中的入口连通阀第三连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1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