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测试规程开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6780.6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3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安晓盼;刘昱;于晗正男;马琨其;梁永凯;张欣;胡熙;李菁元;张潇文;徐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D21/02;B60L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低温 里程 测试 规程 开发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测试规程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采集与处理;
S2、确定测试温度;
S3、确定测试工况TTC;
S4、确定测试方法;
S5、计算试验结果加权因子;
S6、依据测试工况TTC的典型工况、测试温度、测试方法、试验结果加权构成典型用车场景低温测试规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测试规程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的所述数据采集与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寒区冬季典型城市,采集车辆实际道路行驶车速、时间、SOC、环境温度数据,其中,采样频率不低于1Hz,数据本地存储至数采设备;
S12、将采集车辆的一个充-放电周期定义为一次出行链,依据采集车辆放电过程的SOC变化情况,将采集车辆连续的行驶数据切分为多个出行链,对于每个放电过程,计算以下特征:
停车次数C:将断电超过1个小时的停车记为一次,统计采集车辆每个放电过程的停车次数;
停车时长分布H:计算以上停车的停车时长分布;
出行:采集车辆从上电起步出发至目的地停车断电的过程为一次出行,一个出行链包括一个或多个出行;计算每次出行的时长T;
日出行强度:一天内的出行总里程DVKT;
S13、每个出行过程由多个怠速片段和运动片段过程组成,将出行数据切分为片段,计算片段的速度特征;
所述速度特征包括最大速度、平均速度、平均加/减速度、最大加/减速度;
S14、提取每个出行的环境平均温度,计算出行的温度频率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测试规程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的确定测试温度中,依据步骤S14提取温度频率分布峰值点对应环境温度值,将其向下取整确定为测试温度;测试温度不高于-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测试规程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的所述确定测试工况TTC中,对步骤S13的速度特征带入实际数据,得到实际数据速度特征,将实际数据速度特征与典型循环工况的速度特征相对比,选择与实际数据速度特征相近的典型循环工况作为测试工况TTC。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测试规程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的所述确定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依据设置规则通过步骤S1的停车次数、日出行强度识别采集车辆的使用场景;
设置规则:平均停车次数<5次且日均出行强度≥100km;若符合,则识别为典型营运车场景,否则为通勤车场景;
S42、匹配测试方法:
对于营运车场景采用连续法,连续法为测试工况TTC循环连续进行测试的方法;
对于通勤车场景采用分段法,分段法为循环段和静置段交叉组合测试的方法;
S43、对于分段法,按照以下规则设置循环段和静置段时长:
计算停车时长分布H,停车时长分布H的峰值为Hc;
静置段时长:按照Hc向上取整确定静置段时长,向上取整以小时为单位,设置静置段时长上限为10;
循环段时长:计算出行时长平均值Fi,并计算测试工况TTC的循环时长t的倍率值数组T{T=p*t,p=1,2,…,n},取T≥Fi的最小整数倍数p作为循环段的循环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67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黑粉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智能驱鸟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