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型车用免充气防爆内胎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5906.X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6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金雨谷;刘勇;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轮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尹泽民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车 充气 防爆 内胎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型车用免充气防爆内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所述重型车用免充气防爆内胎包括圆环形胎身,胎身用于设置于轮毂与外胎之间,胎身包括一级弹性部、二级弹性部、三级弹性部和四级弹性部,一级弹性部、二级弹性部、三级弹性部和四级弹性部依次连接,一级弹性部用于抵接于外胎内表面,且一级弹性部用于与外胎内表面接触的部分为正六边形或正三角形或正四边形的蜂窝状结构,二级弹性部开设有第一腔体,三级弹性部开设有第二腔体,四级弹性部开设有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弹性球。本发明的重型车用免充气防爆内胎相比于现有充气式轮胎,具有不怕扎刺、不需打气、不会爆胎、缓充性能好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型车用免充气防爆内胎。
背景技术
轮胎,作为机动车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对机动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制动性等至关重要。目前传统重型机动车大多使用充气式轮胎,但是,由于重型车的整车重量大,尤其重型货车满载后总重达到数十吨,从而导致充气式轮胎在日常行驶中经常会遇到慢撒气的问题,造成轮胎的胎压降低,进而降低了轮胎的抓地力,影响行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替代充气式轮胎的重型车用免充气防爆内胎。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型车用免充气防爆内胎,包括圆环形胎身,所述胎身用于设置于轮毂与外胎之间,所述胎身包括一级弹性部、二级弹性部、三级弹性部和四级弹性部,所述一级弹性部、所述二级弹性部、所述三级弹性部和所述四级弹性部依次连接,所述一级弹性部用于抵接于所述外胎内表面,且所述一级弹性部用于与所述外胎内表面接触的部分为正六边形或正三角形或正四边形的蜂窝状结构,所述四级弹性部用于抵接于所述轮毂,所述二级弹性部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三级弹性部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四级弹性部开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弹性球。
本发明所述的重型车用免充气防爆内胎,用于替代传统充气内胎,使用时将圆环形胎身安装在轮毂与外胎之间,并使胎身的一级弹性部抵接于外胎内表面,且四级弹性部抵接于轮毂,组装完后可将其装配至移动车体(例如重型车),移动车体在移动过程中,胎身的一级弹性部首先承受压力,一级弹性部与外胎内表面接触的部分为正六边形或正三角形或正四边形的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的密合度最高、所需材料最简、可使用空间最大,可以让气压在自由压缩空间达到爆发力最佳的状态,且使得任意相邻正六边形或正三角形或正四边形结构都有足够的压缩变形空间,当一级弹性部承受的力达到设定指标时,此时二级弹性部接受来自一级弹性部的压力,二级弹性部的第一腔体内的多个弹性球可以在第一腔体内发生弹性形变,压力取消时产生回弹,当一级弹性部的压力传递至二级弹性部的同时,将继续传递至三级弹性部以及与轮毂抵接的四级弹性部,最终通过四级弹性部将剩余压力传递给轮毂,三级弹性部的第二腔体内的多个弹性球可以在第二腔体内发生弹性形变,四级弹性部的第三腔体内的多个弹性球可以在第三腔体内发生弹性形变,压力取消时产生回弹,在上述传递压力的过程中,一级弹性部、二级弹性部、三级弹性部和四级弹性部具有较好的回弹效果,使得胎身能够达到充气轮胎的物理变形要求。本发明的重型车用免充气防爆内胎相比于现有充气式轮胎,具有不怕扎刺、不需打气、不会爆胎、缓充性能好的优势。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呈环形空腔结构,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筋,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多个第一独立空腔,在每个所述第一独立空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球。
可选地,所述第二腔体呈环形空腔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筋,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筋将所述第二腔体分隔为多个第二独立空腔,在每个所述第二独立空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球。
可选地,所述第三腔体呈环形空腔结构,所述第三腔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筋,且多个所述第三支撑筋将所述第三腔体分隔为多个第三独立空腔,在每个所述第三独立空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轮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轮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5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引脚折断的二极管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