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林与薄荷复合种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22446.7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2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王昊;蔡卫佳;罗桂杰;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A01G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王战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核桃 幼林 薄荷 复合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林与薄壳复合套种的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整地施肥、二、薄荷种苗繁育,三、移栽及栽后管理和四、采收;本发明公开了具体的薄壳山核幼树和薄荷的复合种植技术,具有可以使薄壳山核桃树获得投产前经济效益,提高薄壳山核桃林下土地利用率、并且可以尽快实现获得经济效益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林与薄荷复合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档干过、油料和果材兼用优良树种。我国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引种栽培,截止2021年全国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约为120万亩,主要集中在安徽、云南和江苏等地。但薄壳山核桃树生长缓慢,童期较长,2年生嫁接苗定植后,8-10年才进入盛产期,前期效益回报低下;薄壳山核桃幼林行间距内空间较大、土地裸露严重,易生杂草,徒增除草成本,且杂草与薄壳山核桃树体争肥,影响树体生长。
薄荷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适应能力较强,能够生长在多种土壤中,在海拔 300-2 000 m 处均可种植。薄荷喜阳,最宜在湿润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最适宜地茎生长的温度约为25 ℃,茎叶可承受的温度在30 ℃以上,地下茎则具有较强的耐寒性,但不耐涝。薄荷的药用价值较高,可全草入药,具有气味温辛、性凉、无毒等特性,并具有疏散表里、清热解毒、清咽利喉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头痛、外感发热、风热所致的咽喉红肿疼痛等病症。
薄壳山核桃种植主要是单一种植和复合套种。单一种植的果园容易出现病虫害,林下空间利用率较低,裸露的土地易长杂草,增加除草投入,且杂草的生产与果树争肥,增加肥料损耗。复合套种对于改善园区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作用,该模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土地产值,改善果林的生态结构。套种作物必须选择能与薄壳山核桃共生互惠,易管理、病虫害少,植株低矮,适宜当地种植并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植物。薄壳山核桃属于深根系高大落叶乔木,与薄荷间作可产生有利于两者的效应,将会对两种植物的生长起到一种优化及改良的作用。因此,制定科学的定植方案,保证薄壳山核桃树和薄荷相互促进生长,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值,是本领域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目的
本发明基于薄壳山核桃幼龄林的生长期较长,且林下土地、空间利用效率较低、前期效益回报低下等问题,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与薄荷复合套种的生产方法。
(二)解决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林与薄壳复合套种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整地施肥
选择栽植1-10年的幼龄薄壳山核桃果园,行距为6-10 m,2-3月清理果园杂草,施入完全腐熟农家肥3500-5000 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3000-4000 kg/667m2,并施配方肥A,土壤进行耕翻20-25cm,并剔除杂木、草根、石子,耙细整平后做畦,畦宽200-300cm,畦间距30-40 cm,畦高15-20cm,以行距30-40cm开沟,沟深8-12cm ;
二、薄荷种苗繁育
(1)育苗圃整理
当年4 - 5月,将育苗圃设置在排灌方便的地块,施入复合肥30-40kg/亩,耕细耙平后,整成宽100-150m的平畦,畦埂宽6-10 cm,畦高10-15 cm;
(2)扦插育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2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芯破碎块体的取出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单晶硅制备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