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林与薄荷复合种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22446.7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2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王昊;蔡卫佳;罗桂杰;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A01G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王战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核桃 幼林 薄荷 复合 种植 方法 | ||
1.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林与薄荷的复合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施肥
选择栽植1-10年的幼龄薄壳山核桃果园,行距为6-10m,2-3月清理园区杂草,施入完全腐熟农家肥3500-50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3000- 4000kg/667m2,并施入配方肥A,然后土壤进行耕翻20-25cm,并剔除杂木、草根、石仔,耙细整平后做畦,畦宽200-300 cm,畦间距30-40 cm,畦高 15-20 cm,以行距30-40cm开沟,沟深8-12cm ;
(2)薄荷种苗繁育
当年4-5月,将育苗圃设置在排灌方便的地块,施入复合肥30-40 kg/亩,耕细耙平后,整成宽100-150m的平畦,畦埂宽6-10cm,畦高10-15cm,选取生长健壮、无病害的母株,短截为10-15cm,上端留1- 2片叶片,前插前800-1200mg/L ABT生根粉浸泡扦穗根部1-4h,50%多菌灵1000-1500倍浸泡扦穗根部30s,按照行株距5-8cm×2-5cm进行扦插繁殖,扦插后浇大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15-20天即可移栽;
(3)移栽及栽后管理
薄荷需栽植在薄壳山核桃树冠垂直投影线以外行距内,按株距 15-20cm 将薄荷苗根均匀摆放栽植沟内,覆土镇压;栽后大水浇灌一次,栽植15天后及时补换死苗,中耕除草3-4次,5-6月份薄荷植株生长旺盛时要及时摘除顶芽,清除下部的枯叶,远距离销毁或就地深埋,苗高10-15cm时开沟追施专用肥B,若天气干旱时间隔15-20天浇1次水,植株封垄后适量轻浇;雨水较多时,及时排水;收割前20-25天停止浇水;使用病虫害防治剂C防治锈病、斑枯病及银纹夜蛾;
(4)采收
每年收获两次,第一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不得迟于7月中旬;第二次收获在10月上旬;收割后的薄荷,摊放在无直射光的地面上阴干至七八成,再扎成小把置阴凉通风处继续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林与薄荷的复合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配方肥A,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尿素8-15份,硫酸钾20-30份,草木灰15-25份,磷酸二铵25-35份,杀虫剂3-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幼林与薄荷的复合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专用肥B,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尿素10-20份,木质素菌肥35-45份,草木灰10-20份,磷酸二铵20-30份,杀虫剂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幼林与薄荷的复合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病虫害防治剂C,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20%三唑酮乳油800-1500倍+70%代锌锰森600-800倍+5%抑太保乳油800-1500倍或敌锈钠200-500倍+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50%杀螟松800-12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24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芯破碎块体的取出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单晶硅制备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