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及其绝热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9315.3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阮国桥;李华灵;李康;唐维进;阮燎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诚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0H1/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张万兵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顶棚 隔音 海绵 及其 绝热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及其绝热机构,涉及绝热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和降噪隔音海绵本体,所述基板与降噪隔音海绵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粘接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隔热板,隔热板的横截面为腰鼓状,所述隔热板的内部开设有隔热腔,且隔热腔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本发明能够对热量进行消耗,从而便于对热量进行处理,提高汽车顶棚的绝热效果,能够对噪音的能量进行消耗,从而提高噪音的降噪效果,防止由于降噪隔音海绵的降噪效果较差导致噪音传导至汽车的内部对驾驶员的驾驶造成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及其绝热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顶棚大都采用多层材料复合成型的整体硬顶,由成型基材板加缓冲隔热层,再加表皮层叠三层结构复合组成,汽车顶棚的内部通常会配备有降噪隔音海绵,从而用来降低汽车外界的噪音,隔音海绵是让声音在海绵内的来回反射降低噪音的,隔音海绵是由密度30KG以上的高密度海绵做成,有良好的外观和良好的声学特性,通过声波在海绵内的来回反射吸收低至500HZ以上频率的声音,大大降低了声音的传导性。
由于车辆在行驶时由于长期暴露在外界,因此车辆的顶棚会产生热量,而热量会通过汽车顶棚传递至汽车的内部,从而导致汽车内部的温度较高对驾驶员的驾驶体验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降噪隔音海绵的内部配备有绝热机构,从而便于对汽车顶棚进行降温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绝热机构,包括基板和降噪隔音海绵本体,所述基板与降噪隔音海绵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粘接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隔热板,隔热板的横截面为腰鼓状,所述隔热板的内部开设有隔热腔,且隔热腔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
优选地,所述隔热腔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转盘、转杆和齿轮,两个连接杆和转杆均与隔热腔之间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对称分布在转杆的两侧,两个转盘固定套接在连接杆的外壁上,两个转盘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散热齿,散热齿的一端与隔热腔的一侧内壁接触,转杆与齿轮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齿轮与散热齿之间啮合。
优选地,所述转杆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转动叶,且转动叶的尺寸由内之外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转杆和隔热腔之间设置有摆动机构,且摆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板和第二摆动板,第一摆动板和第二摆动板均与隔热腔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转杆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外壁转动套接有轴套,轴套与第一摆动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有支撑轴,转杆外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外壁转动套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与第二摆动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有连接轴,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对称分布在齿轮的两侧,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位置相反。
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包括定位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外壁与定位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和定位板之间相适配,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隔音腔,且隔音腔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多个连接口,且连接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降噪板,且降噪板的外壁开设有消音口,所述消音口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降噪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水。
优选地,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护垫,且两个防护垫的顶部外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垫板,垫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支撑块为柔性材质。
优选地,所述垫板由多个隔音垫组成,且相邻两个隔音垫之间粘接,多个隔音垫均为海绵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诚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诚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9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