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14062.0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1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丁任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逸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7/12;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颖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热熔性接着层和含有金银丝芳纶纤维和碳纤维的混编预浸料依次层叠设置,成型,得到所述碳纤维板材。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碳纤维板材在不改变碳纤维高强度、高韧性和轻量化等自身优点和性能的基础上,解决了外观单一,实现了外观多变和可设计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碳纤板,表面为碳纤丝原色,外观单一,无法直接表现在产品上。
CN112684850A公开了一种快速散热超轻型笔记本碳纤板外壳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纤维布和树脂进行浸渍;S2:将浸渍树脂的碳纤维布放入预热箱预热;S3:将S2获得的板材进行合模并抽真空,再经过升降温和加减压处理,形成树脂基碳纤维层;S4:在树脂基碳纤维层下表面和金属层表面涂上胶黏剂,处理得快速散热超轻型金属复合碳纤板;S5:对S4得到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型和喷涂处理,得到所述快速散热超轻型笔记本电脑碳纤板外壳。其公开的快速散热超轻型笔记本碳纤板外壳的成型工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应用成本低,制得的笔记本碳纤板外壳散热快,密度小,质量轻,耐磨性能好,外观效果好。
CN107931067A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制品的编织纹外露喷漆工艺,具体步骤包括:(1)喷砂;(2)清洗;(3)脱水;(4)透明腻子喷涂;(5)透明腻子烘烤;(6)透明腻子层研磨;(7)透明底漆喷涂;(8)底漆烘烤;(9)底漆研磨;(10)透明清漆喷涂;(11)清漆烘烤;(12)检验。其公开的汽车用碳纤维制品的编织纹外露喷漆工艺,改变传统碳纤维编织纹喷漆工艺难度,只采用了4道工艺,喷涂3次透明油漆,即可达到碳纤维编织纹涂装漆膜外观要求,以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内外饰件。
目前,碳纤板加工成产品时表面需要喷漆,遮盖住了碳纤板自身的外观,使消费者不能直观的看到原丝,使其与普通塑料外观一样,无法从外观区分,高端的材持却表现出低质的外观效果。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无需喷漆,表现出碳纤板自身的外观的碳纤维板材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碳纤维板材在不改变碳纤维高强度、高韧性和轻量化等自身优点和性能的基础上,解决了外观单一,实现了外观多变和可设计的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热熔性接着层和含有金银丝芳纶纤维和碳纤维的混编预浸料依次层叠设置,成型,得到所述碳纤维板材。
本发明中,所述制备方法将金银丝芳纶纤维布可以进行各种颜色及编织搭配生产出不同外观的特性应用于碳纤板表面,解决了碳纤板外观单一的问题,满足了产品对外观多变的需求,可以直观地在产品表面展现出来,提升了产品外观。
优选地,所述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的层数至少为一层,例如2层、3层、4层、5层、6层、7层、8层等。
优选地,所述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层叠设置时,至少两层(例如2层、3层、4层、5层、6层、7层、8层等)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的铺设角度不同。
本发明中,所述铺设角度以纤维取向方向为标准进行判断。
优选地,所述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的层数为四层,以与热熔性接着层直接邻接的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的铺设角度为0°(此处0°指的是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中碳纤维取向方向);
所述热固性碳纤维预浸料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铺设角度分别为90°、-30~-60°(例如-35°、-40°、-45°、-50°、-55°等)、30~60°(例如35°、40°、45°、50°、55°等)和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逸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泰逸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4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塑料编织袋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拆解用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