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6399.7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星;杨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坚卓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K9/02;C08K7/14;C08K9/06;C08K3/38;C08K3/04;C08K3/26;C08K3/14;C08K3/28;D06M11/80;D06M11/7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周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各向异性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无法满足市场应用需求的技术问题。所述各向异性复合材料为将连续玻璃纤维布放入改性氮化硼/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充分浸渍后,与树脂基体混合料混合,并按照预设方向进行排列,高温固化后获得;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氮化硼/碳纳米管分散液包括:20‑40份导热填料、0.01‑1份偶联剂;其中,所述导热填料为改性氮化硼和改性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规模逐渐扩张和电力功率逐渐增大。由于焦耳效应,电力设备在输送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无法及时有效散出,将会导致设备局部温度升高,加速设备老化进而损害设备,甚至引发火灾。因此为了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通常将高导热材料填充至基体材料中;然而以上高导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并未对导热方向做出限定,不能控制热量向不会产生危害的方向流出。实际封装电子器件运行过程中,多方向散热反而会对周围的元件产生影响,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以高分子材料为基体的各向异性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无法满足市场应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为将连续玻璃纤维布放入改性氮化硼/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充分浸渍后,与树脂基体混合料混合,并按照预设方向进行排列,高温固化后获得;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氮化硼/碳纳米管分散液包括:
20-40份导热填料、0.01-1份偶联剂;
其中,所述导热填料为改性氮化硼和改性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树脂基体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90-120份不饱和聚酯树脂、2-5份固化剂、20-50份废弃碳酸钙、30-50份低收缩添加剂、1-10份脱模剂。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热填料还包括改性石墨烯、改性氧化石墨烯和改性MXene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偶联剂包括KH-550偶联剂、KH-560偶联剂、A-187偶联剂、A-1100偶联剂和JH-A110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包括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反丁烯二酸酯和顺丁烯二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化剂包括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低收缩剂包括H870收缩剂和H892收缩剂中至少一种;所述脱模剂包括硬脂酸锌、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钙中至少一种。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废弃碳酸钙的表面包括酯基和羟基中至少一种官能团。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本申请所述复合材料的垂直导热系数为6.65-7.16W/(m·K),水平导热系数为13.31-16.36W/(m·K)。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玻璃纤维布浸入改性氮化硼/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待乙醇挥发后与聚酯树脂、固化剂、废弃碳酸钙、低收缩添加剂和脱模剂的混合料进行复合,并按照预设方向进行排列,固化处理,获得复合材料。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改性氮化硼/碳纳米管分散液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将六方氮化硼、碳纳米管、硅烷偶联剂、乙醇和水混合均匀,在60℃下搅拌2小时得到稳定悬浮的改性氮化硼/碳纳米管分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坚卓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坚卓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6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移动新能源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式锅炉安全防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