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能源轨道车辆智能化车顶列检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00172.1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9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张明;奉泽熙;吴章科;姚应峰;种传强;赵文涛;舒冬;程春阳;石航;占俊;陈东;张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1K11/00;B25J5/02;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詹艺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轨道 车辆 智能化 车顶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氢能源轨道车辆智能化车顶列检系统。该车顶列检系统包括:走行轨道;智能机器人,被配置为行走在走行轨道上;转向机构,用以实现不同走行轨道之间连接的切换;智能机器人包括悬挂架,固接于悬挂架的行走轮,固接于悬挂架的机械臂组件,和安装于机械臂组件上的摄像机和氢气检测仪。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专用的走行轨道,智能列检机器人在专用的走行轨道上走行,智能机器人通过设置多自由度的机械臂组件,利用安装在机械臂组件上的摄像机和氢气检测仪,实现对涉氢设备和其他车顶设备的检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巡检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源轨道车辆智能化车顶列检系统。
背景技术
氢能源作为环保清洁高效的能源,氢能源轨道车辆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和绿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向。但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氢能源轨道车辆的安全必须要保证。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在车辆的全寿命周期内,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列检作为车辆检修维护最频繁的检修工作,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车辆检查工作,尤其是对安装在车顶的储氢罐、燃料电池等涉氢设备的检查。
氢能源轨道车辆的氢燃料电池和储氢罐安装在车顶,车辆空调、高压箱等关键部件也布置在车顶,车顶设备的检查是车辆列检工作的重要内容。车辆车顶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现有的氢能源轨道车辆车顶检查方式主要是人工检查。一般由检修人员在消除静电后,登上车顶,采用手电筒、扳手等列检工具,对车顶设备检查和维护,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易错漏、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检修工作量和人力成本日益增加,人工检查难以满足高质量、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的要求,急需一种能灵活快速高质高效检查氢能源轨道车辆车顶的技术或相关设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氢能源轨道车辆智能化车顶列检系统,能够实现提高巡检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氢能源轨道车辆智能化车顶列检系统,包括:
一走行轨道;
一智能机器人,被配置为行走在所述走行轨道上;
一转向机构,用以连通不同走行轨道之间连接的切换;
其中,所述智能机器人包括悬挂架,固接于所述悬挂架的行走轮,固接于所述悬挂架的机械臂组件,和安装于所述机械臂组件上的摄像机和氢气检测仪,所述行走轮用以支撑滚动在所述走行轨道内。
可选地,所述所述智能机器人还包括固接于所述悬挂架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以为所述行走轮的行走提供导向。
可选地,所述机械臂组件通过车体固接所述悬挂架,所述车体内设有控制主板、蓄电池,所述车体的外表面安装有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触摸屏。
可选地,所述车体上安装有散热风扇。
可选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走行轨道和轨道转向电机,所述转向走行轨道能够与所述走行轨道对接,所述轨道转向电机用以驱动所述转向走行轨道的旋转,以使所述转向走行轨道切换同其不同走行轨道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走行轨道包括主走行轨道、跨股道端部走行轨道、充电走行轨道,所述跨股道端部走行轨道用以连接不同的主走行轨道,所述充电走行轨道用以与主走行轨道连接。
以上提供的氢能源轨道车辆智能化车顶列检系统,通过设置专用的走行轨道,智能列检机器人在专用的走行轨道上走行,智能机器人通过设置多自由度的机械臂组件,实现对大小不一和繁杂的车顶设备进行多方位、无死角探测。利用安装在机械臂组件上的摄像机和氢气检测仪,实现对涉氢设备和其他车顶设备的检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巡检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0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