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植用马铃薯组培苗快繁液体培养基和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定植用组培苗快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4501.6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8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袁以升;李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6 | 代理人: | 王术娜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植 马铃薯 组培苗快繁 液体 培养基 脱毒 微型 用组培苗快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植用组培苗快繁液体培养基和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定植用组培苗快繁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定植用组培苗快繁液体培养基和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定植用组培苗快繁方法,1)将MS培养基配方里面的硝酸铵用氯化铵代替,氯化钙用硝酸钙代替;2)用皮棉代替卡拉胶;3)各母液及白糖减少用量10~30%;4)不需要熬煮,直接灌装,240型培养瓶灌装量为20~25ml;5)扩繁:母苗剪切1~2个叶片一段,剪切完成后不需要扦插,轻轻打散摇匀;组织培养:组织培养的光照强度为3300Lx。本发明所述方法使扩繁速度提高30%以上,组培时间缩短7d,成本降低35%以上。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08月13日、申请号为202010811475.4、发明名称为《一种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过程中定植用组培苗的快速扩繁的组培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植用马铃薯组培苗快繁液体培养基和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过程中定植用组培苗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硝酸铵是现有培养基的重要成份,由于其存在燃爆危险性,目前已经被禁用,国家禁售硝酸铵后给植物组培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无法凑齐培养基所需的药品,就无法满足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寻求替代品及替代品的用量就成为当务之急。另外大量生产组培苗,需要大量的培养基,因此,如何快速制作培养基也成为关键。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的季节性很强,直接关系到产量与品质。因此需要在很短的定植适宜期内生产出大量的定植用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企业都面临着组培苗适宜定植时间短,而组培苗又不能像其他作物那样提前准备好种子,只能提前一个月生产,操作工人又不能随便招来一个人就能上岗操作,必须是熟练工,若常年保持足够数量的工人是企业的巨大负担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组培苗定植快繁液体培养基和一种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过程中定植用组培苗的快速扩繁的组培方法。尤其是从培养基的角度来进行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组培苗定植快繁液体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对MS培养基进行改进,将MS培养基的硝酸铵用氯化铵代替,氯化钙用硝酸钙代替,所述氯化铵用量为1300±200mg/L、硝酸钙用量为350mg/L或所述氯化铵用量为650mg/L、硝酸钙用量为800mg/L。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过程中定植用组培苗的快速扩繁的组培方法,培养基配方的调整;母液用量减少;培养基制作灌装;接种扩繁;组织培养;
包括以下步骤:
1)将MS培养基配方里面的硝酸铵(国家禁售)用氯化铵代替,氯化钙用硝酸钙代替;
2)用皮棉代替卡拉胶;
3)各母液及白糖减少用量10~30%;
4)100℃两分钟以上(可不需要熬煮),直接灌装,240型培养瓶灌装量为20~25mL;
5)扩繁:母苗剪切1~2个叶片一段,剪切完成后不需要扦插,轻轻打散摇匀即可,也不用管茎段的朝向。
6)组织培养:组织培养的光照强度为3300Lx,前5d光照10±1h,后改为16±2h;组织培养的温度为:光照期间23±1℃,黑暗期间17±1℃;培养15~20d即可成苗定植。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氯化铵用量为:1300±200mg/L,硝酸钙用量为:350mg/L。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240型培养瓶用皮棉0.15±0.05g。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母液用量减少20%±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4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