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涵道式换热芯结构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3218.3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2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郭静芳;米飞;董鹏鹏;索小琳;李小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1/12;F28F9/26;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仉宇 |
地址: | 45304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涵道式换热芯 结构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涵道式换热芯结构,所述涵道式换热芯结构包括扁管、上侧边封条、下侧边封条、中间封条、翅片、上弧形侧板和下弧形侧板;扁管中形成多条平行流道;上弧形侧板和下弧形侧板平行设置,之间形成弧形空间。通过本发明的涵道换热芯制造方法,能够实现随形高可靠性涵道换热器的制造,且实现的是工业化的制造,能够显著提高制造装配效率,提高装配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滑油热交换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涵道式换热芯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飞机作战任务效能的提高,飞机系统更加复杂,对机上空间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飞机的隐身性能越来越重要。涵道式换热器能充分利用发动机涵道空间,利用外界冲压空气冷却高温空气,一方面提高了机体空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契合飞机的隐身需求。
涵道式换热器的研究可拓展我单位换热器的研究领域,为随形、高强度、高效换热器的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支撑。随着发动机行业发展,涵道换热器应用市场前景广阔,该随形涵道换热器技术填补了我单位在随形高效涵道式换热器方面的空白,可进一步提升我单位在换热器行业的领先地位。
目前,涵道式换热器在制造技术上还存在欠缺,普遍加工效率低,由于换热芯的孔径很小,配合间隙小,不易于加工,且由于零件薄和软,在装配、加工、焊接时常会由于变形导致废品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随形自适应涵道换热器结构的制造方法,能够实现高精确度、高效率、大批量的生产和加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涵道式换热芯结构,所述涵道式换热芯结构包括扁管、上侧边封条、下侧边封条、中间封条、翅片、上弧形侧板和下弧形侧板;扁管中形成多条平行流道;上弧形侧板和下弧形侧板平行设置,之间形成弧形空间;
所述上侧边封条、下侧边封条和中间封条均为条形板件,所述下侧边封条和中间封条的上缘面均形成有相同间隔的定位齿,所述上侧边封条和中间封条的下缘面均形成有相同间隔的定位槽,所述上侧边封条的上缘面和下侧边封条的下缘面均为弧面;
从上到下依次拼接上侧边封条、多个中间封条和下侧边封条形成隔板,且隔板具有矩阵排列的矩形孔;上下相邻的封条之间通过定位齿与定位槽插接,且所述定位齿轮的高度大于定位槽的深度,使得下封条的定位齿之间形成所述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孔口轮廓与扁管的截面轮廓相同,多个所述隔板平行排布将所述弧形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多个扁管平行的穿设各个所述隔板上对应的矩形孔并固定为一体;各相邻封条之间填充固定有所述翅片,翅片与相邻的扁管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为W型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齿的齿顶和定位槽的槽底均为弧形,且形状适配。
进一步的,扁管中的平行流道为方形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材质为金属波纹板。
所述涵道式换热芯结构的成型方法,具体步骤为:
将所述弧形空间从下弧形侧板到上弧形侧板以封条高度进行分层,每层如此铺设:沿着弧形平行设置封条,将翅片填充到相邻封条之间,将扁管沿着弧形卡入到定位齿之间,各中间封条与上下层对应封条之间插接,上侧边封条与上弧形侧板相贴,下侧边封条和下弧形侧板相贴;其中下层封条的定位齿与上层封条的定位槽进行插接定位;且在铺设的各个部件之间设置焊料箔;各层铺设完成后整体进行加热焊接。
进一步的,在各层铺设之前先铺设焊料箔。
进一步的,下弧形侧板的上板面和上弧形侧板的下板面均设置有焊料箔。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本发明的涵道换热芯制造方法,能够实现随形高可靠性涵道换热器的制造,且实现的是工业化的制造,能够显著提高制造装配效率,提高装配的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3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