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减肥代餐功能的复合型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9791.7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4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杰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52;A23L33/00;A23L33/125;A23L33/15;A23L33/16;A23L33/19;A23L33/165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苏肖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减肥 功能 复合型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减肥代餐功能的复合型饮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型饮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乳清蛋白、五谷杂粮粉、菊粉和水果酵素加入乳化分散机内,工作压力为5‑12bar,工作温度为40‑120℃,通过物料乳化、混合及分散,使物料的细度分布均匀。本发明为了解决不具有减肥代餐的功能,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问题,其制备的复合型饮料,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率,改善血脂状况,降低饥饿感,减少食物的摄食量,具有减肥代餐的功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服用者的体重,达到减肥的目的,能满足广大群众对减肥代餐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型饮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减肥代餐功能的复合型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日益进步,人们对食品和饮用品的要求从原来单纯的吃饱喝饱逐渐升级到了吃喝的有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从而形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这一方面要求人们改变日常的饮食观念,另一方面也需要饮食领域能够提供具有丰富营养和多功能的饮食产品。
公开号为CN10553334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型饮料的原料包括甘草、枸杞、龙眼、丁香提取物、板蓝根、当归、山楂、苍术和胡麻油。对原料进行提取,经过合理的搭配使原料间相互协调作用,提高了饮料的保健作用,而且对人体无毒性,能够实现多功能复合型的饮料,满足日常营养需要。并且可以通过丁香提取物能够对人的身体产生一种抗菌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市场价值。
公开号为CN1054952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复合型饮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菜芙蓉花提取液25-30份、莲藕提取液15-18份、养心菜提取液18-20份、发芽玉米胚芽提取液10-12份、发芽绿豆胚芽提取液5-8份、发芽小麦胚芽提取液5-8份、发芽燕麦胚芽提取液5-8份、发芽红米胚芽提取液8-10份、阿斯巴甜0.01份、甜菊甙0.01份、A-K糖0.03份、柠檬酸0.05份、柠檬酸钠0.02份。本发明所得复合型饮料富含多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使用的发芽和提取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增加提取液中功能成分的含量,且使该饮料味道清凉,口感好,易吸收。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
不具有减肥代餐的功能,其减肥效果差,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减肥代餐的需求,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减肥代餐功能的复合型饮料的制备方法,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率,改善血脂状况,降低饥饿感,减少食物的摄食量,具有减肥代餐的功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服用者的体重,达到减肥的目的,能满足广大群众对减肥代餐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减肥代餐功能的复合型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乳清蛋白、五谷杂粮粉、菊粉和水果酵素加入乳化分散机内,工作压力为5-12bar,工作温度为40-120℃,通过物料乳化、混合及分散,使物料的细度分布均匀;
S2:向乳化分散机内继续加入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质,工作压力为6-10bar,工作温度为50-110℃,通过物料乳化、混合及分散,使物料的细度分布均匀;
S3:将乳化分散后的物料转入饮料搅拌罐内,且向饮料搅拌罐内添加食用香精和稳定剂,采用饮料搅拌罐上设置的搅拌机构高速搅拌10-20min,高速搅拌的转速为6000-12000r/min,恒温保持12-18min,使物料搅拌混合均匀;
S4: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转入过滤离心机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相通过过滤介质和开孔的转鼓壁被排除转鼓,固相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上,形成滤饼层,在螺旋的推动下排出转鼓,使物料固液分离,去除悬浮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杰,未经陈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9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