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民机机翼下长桁用折弯型材的折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6745.3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8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有政;曹善鹏;王莹宁;刘霄;李昌龙;隋来智;马军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4 | 分类号: | B21D7/04;B21D7/06;B21D7/16;B21D37/10;B21D43/00;B21D5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倪迎春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徐福街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下长桁用 折弯 方法 | ||
1.一种民机机翼下长桁用折弯型材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折弯设备复位:所述折弯设备从左向右依次包括夹头A、工作台A、工作台B、工作台C和夹头B,设备调整至工作台A、工作台B和工作台C的顶部齐平设置;
S2.工作台定位:将步骤S1中所述的工作台A和工作台B之间的距离调整至13300mm,工作台B和工作台C之间的距离调整至3965mm;
S3.预拉伸:型材淬火完成后,记录淬火完成时间m1,开始预拉伸,预拉伸变形量控制在1~2%,拉应力卸载后记录拉伸完成时间m2,m2-m1<3h;
所述型材包括条形的水平板和条形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水平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加强筋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中线设置;
S4.型材固定:将步骤S1预拉伸完成后的型材吊装至折弯设备上,使型材的较大平面水平放置于工作台A、工作台B、和工作台C上侧,通过夹头A和夹头B对型材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施加50t压力,使型材绷直;
S5.模具定位:通过折弯设备控制夹头A和夹头B协同旋转90°,使型材的较大平面呈竖直状态,同时调整工作台A、工作台B、和工作台C的高度,使工作台A和工作台C与型材的底面接触贴合,将模具放置于工作台B上侧,使型材与模具上的限位槽紧密贴合;
S6.型材预折弯:记录起始折弯时间m3,m3-m1=3h,工作台A、工作台B、和工作台C分别上升不同高度,对型材进行支撑折弯;
S7.折弯定型:步骤S6折弯完成后,使夹头A和夹头B分别向相反方向行走,并且夹头A和夹头B的拉力值均>320t,产生超过型材屈服强度的拉应力,保持拉力5min使型材充分地发生塑性变形;
S8.卸料:夹头A和夹头B向下倾转0.1°,拉伸力卸载,张开夹头A的钳口和夹头B的钳口,进行卸料,记录型材折弯完成时间m4,控制型材折弯过程用时(m4-m3)小于3h,卸料完成后将型材摆放平整,室温下静置96h,待型材的自然时效完成后得折弯后型材;
S9.裁切型材:将步骤S8生产得到的型材进行裁切,将型材与工作台A与工作台B的接触形成的折弯部分进行切割弃去,取工作台A与工作台B之间的部分型材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机机翼下长桁用折弯型材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型材折弯的具体步骤为:
A1.模具定位完成后,工作台B上升250mm,夹头A向上倾转1.6°,夹头B向上倾转3°,停止保持,待下一步操作;
A2.工作台B继续上升222-242mm,然后将工作台A上升108-128mm、工作台C上升272-292mm;
A3.步骤A2上升操作完成后,等待1~5min,工作台A、工作台B和工作台C同时上升20mm,使型材与模具进一步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民机机翼下长桁用折弯型材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自然时效自淬火完成后开始计时,自然时效超过96h后,对型材的折弯角度θ进行测量,计算出折弯角度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民机机翼下长桁用折弯型材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A和工作台C的上侧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轴心方向与型材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滚轮与型材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民机机翼下长桁用折弯型材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和步骤S6中工作台A、工作台B和工作台C的高度调整速度为6-10mm/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民机机翼下长桁用折弯型材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角度偏差=θ-arctan(x-y),型材水平放置时,x为折弯端的水平方向投影的长度,y为折弯端的竖直方向投影的长度,θ±0.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67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