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贝母预防菌核病的合理密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8914.0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0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商文楠;杨晔;张齐凤;杨静;王宇先;张丰转;张俊宝;王春丽;刘海英;舒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橘香本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C2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蔡浩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母 预防 菌核 合理 密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贝母预防菌核病的合理密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选择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粘土地、砂地及低洼地不宜种植,一般为农田地、庭院地或者山地;S2:整地:农田地和庭院地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整地,当春季四月上旬土壤解冻层达30cm深时或秋季上冻前,即可进行;耕作深度为25~30cm,耙平后作畦,畦宽1.2米,畦长和作业道的宽度视具体情况,以利于排水和作业为宜;山地的整地耕作深度为20~25cm,打碎耙平,除去石块、杂草及其他杂物,通过该种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平贝母的生长环境,通过合理密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平贝母的预防菌核病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提高平贝母的生病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贝母菌核病预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贝母预防菌核病的合理密植方法。
背景技术
平贝母菌核病:又名黑腐病。是危害平贝母鳞茎严重的病害。病发区有零星无苗斑块区。感染本病的鳞茎全部变黑腐烂。并顺水流向方向传播感染,造成大面积缺苗,造成减产绝产。染病植株早期叶片边缘变紫色或黄色,整个叶片逐渐变黄变紫,叶缘向下卷曲,下部叶片卷曲严重、顶部叶片、叶卷须及时尖萎蔫,感染后全株枯死。
而通过合理密植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改平贝母预防菌核病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贝母预防菌核病的合理密植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贝母预防菌核病的合理密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地:选择背风向阳、水分充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黑土或砂质壤土地块;不宜选择黄泥土、沙土、盐碱地,特别忌选涝洼地和积水内涝地块,一般为农田地、庭院地或者山地;
S2:整地:农田地和庭院地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整地,当春季四月上旬土壤解冻层达30cm深时或秋季上冻前,即可进行;耕作深度为25~30cm,耙平后作畦,畦宽1.2米,畦长和作业道的宽度视具体情况,以利于排水和作业为宜;山地的整地耕作深度为20~25cm,打碎耙平,除去石块、杂草及其他杂物;
S3:种栽的分级,采用磷茎做为繁殖体进行种植;栽种前,对采收的鳞茎进行分级,并按不同等级分别播种;起收后,将鱗茎按其大小不同分成三级;
S4:种植方式,平贝母种植主要用鳞茎无性繁殖的生产方式,二级鳞茎,移植行距为7-9cm,株距为6-7cm,每平方米播种量为0.8kg,每亩播种量为 600kg,覆土5cm;三级鳞茎,移植行距为5-5cm,株距为5-5cm,播种量为每平方米0.5kg,每亩播种量为350kg,覆土3cm,覆土后,畦面上盖头粪或覆盖干草;
S5:田间管理;
S501:除草松土:第二年早春(约4月中下旬)平贝母未出苗前,应将畦面浅除一次,消灭杂草,生长期间应进行一次松土、二次除草,枯萎后可根据情况进行2-3次松土除草工作;
S502:摘除花蕾:在初现蕾时,应及时摘蕾;对采收种子的田块进行疏蕾作业,一般每株保留2-3朵花为宜;
S503:施底肥:分为散施和开沟施两种;
S504:追肥包括:深层施肥,结合松土和浇水撒施,根外追肥;
S505:浇水:应在早春(五月上旬)浇一次透水,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松土,防止地面板结和龟裂;
S506:排水防涝:雨季到来之前应挖通排水沟,如有积水,应及时排除。
S6:病害防治,需要预防的疾病有菌核病,平贝锈病,灰霉病,地下害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橘香本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橘香本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8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 下一篇:同步加速型D类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