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盘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0582.3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扬;李秀梅;相东;李凯;赵海利;李佼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04 | 分类号: | B62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谢湘宁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车辆 | ||
1.一种转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0)、轮盘组件(10)、第一锁紧部件(30)、第二锁紧部件(40)以及紧固件(50),所述紧固件(50)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所述轮盘组件(10)和所述底座(20)上;
其中,所述轮盘组件(10)上设置有供所述紧固件(50)穿设的调节孔(121),所述调节孔(121)沿预设曲线方向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紧固件(50)可选择地穿设在所述调节孔(121)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进而对所述轮盘组件(10)相对所述底座(20)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
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具有相互抵接配合的锁紧状态和沿所述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的解锁状态,通过使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所述解锁状态以调节所述轮盘组件(10),进而使所述紧固件(50)可选择地穿设在所述调节孔(121)的不同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121)沿预设弧线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出部(31),以在相邻两个所述凸出部(3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2)的槽底壁凸设有凸台结构(321),且所述第一凹槽(32)包括凹陷部(322);
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411),多个所述凸起部(411)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32)一一对应地设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各个所述凸起部(411)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凹槽(32)内的凸台结构(321)相抵接;当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各个所述凸起部(411)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凹槽(32)的凹陷部(322)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出部(31)分别为第一凸出部(311)和第二凸出部(312),所述第一凹槽(32)的槽底壁包括沿自所述第一凸出部(311)至所述第二凸出部(312)的方向分布的第一槽壁段(323)和第二槽壁段(324);所述第二槽壁段(324)沿自所述第一凸出部(311)至所述第二凸出部(312)的分布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以形成所述凸台结构(321),并在所述第一槽壁段(323)处形成所述凹陷部(3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结构(321)的凸出顶面和所述凹陷部(32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曲面(32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出部(31)分别为第一凸出部(311)和第二凸出部(312),所述凸台结构(321)位于所述凹陷部(322)的靠近所述第二凸出部(312)的一侧;当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各个所述凸起部(411)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凹槽(32)两侧的所述凸出部(31)中的所述第二凸出部(31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包括第二锁紧板(42)和第二锁紧块(41),所述第二锁紧板(4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421),所述第二安装槽(421)的槽底壁上开设有插接孔(422);所述第二锁紧块(41)包括锁紧块本体(413)和凸设在所述锁紧块本体(413)上的插接部(414),所述锁紧块本体(413)嵌设在第二安装槽(421)内,所述插接部(414)插设在所述插接孔(422)内;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面设置在所述锁紧块本体(413)上;和/或
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包括第一锁紧板(33)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锁紧板(33)上的第一锁紧块(34),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锁紧块(3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05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