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巡检机器人用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20183.9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7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卢彦;陈高灿;刘梦诗;夏勤德;康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小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3/50 | 分类号: | H04N23/50;H04N23/52;B01D46/00;B01D46/76;B01D46/88;E21F17/18;B08B5/02;B25J11/00;B25J5/02;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经济开发区繁华大道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巡检 机器人 监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巡检机器人监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巡检机器人用监控装置,包括摄像头、过滤组件、导流组件、防护装置、泄压组件、清理组件和增压组件;防护装置上设有用于防止摄像头损坏的泄压组件;进而便于通过防护装置驱动泄压组件对摄像头的端部进行防护,有效的防止摄像头损坏,进而使摄像头的使用稳定性更好,导流组件的设置进而便于将巡检机器人行驶中的风能转换为驱动增压组件对气体增压的动能,进而便于通过增压组件将气体加压后使气体从清理组件清理摄像头,进而便于自动清理摄像头上的镜头上的灰尘,进而使摄像头上的镜头的图像采集的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巡检机器监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巡检机器人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的综采工作面是作为煤炭的第一生产现场,具有作业空间狭小、机械设备多、视觉环境差、温度高的特点,是煤矿矿井安全事故的多发地点,因此,井下的实时监测在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采煤工作面进行安装井下巡检机器人即可实现对采煤工作面实时的环境监测、设备状态的监测、作业人员的监测和井下设备检查的功能,其可以充分发挥智能科技在井下安全采煤中的作用,能够确保人身安全和方便工作管理。
然而,对于煤矿井下的巡检工作错综复杂,因环境的原因容易使摄像头出现损坏,同时由于煤矿井下采煤的工作容易使摄像头上容易积灰,容易影响摄像头的信息采集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巡检机器人用监控装置,能够防止巡检摄像头的损坏的同时使摄像头监控更加清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巡检机器人用监控装置,包括摄像头、过滤组件、导流组件、防护装置、泄压组件、清理组件和增压组件;用于监控的所述摄像头上设有用于自动防护的所述防护装置,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防护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防护装置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摄像头损坏的所述泄压组件;所述摄像头上设有用于清灰的所述清理组件,且所述清理组件与所述增压组件导通;用于对气流进行增压的所述增压组件设于所述导流组件的内部,所述导流组件的内部设有用于过滤灰尘的所述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导流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增压组件导通。
具体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传动圈、挡环、固定圈、传动杆和电动液压缸,所述电动液压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摄像头,所述电动液压缸的另外一端固定于截面为倒U形结构的所述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摄像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设有环形结构的所述传动圈,所述传动圈与所述摄像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传动圈背离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有多根弧形结构的所述挡环,所述挡环上固定有两个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圈。
具体的,所述泄压组件包括多根泄压杆、扭力弹簧和导向轴,朝向所述摄像头的端部的一个所述固定圈和所述挡环的相对端均设有多个两两对称的所述泄压杆,相邻的两个所述泄压杆之间设有所述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泄压杆中的一个之间固定连接且与另外一个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轴,所述扭力弹簧的另外一端固定于转动的所述泄压杆,且所述泄压杆与所述摄像头之间抵触。
具体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多个气孔、第一气管、导流通道和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固定于所述摄像头的端部,所述连接圈的内部设有环形结构的所述导流通道,所述连接圈上圆周阵列设有多个朝向所述摄像头拍摄镜头倾斜设置的所述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导流通道导通,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圈,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导流通道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小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小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0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