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智能播种机器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14030.3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9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曹再辉;于永玲;宗思生;施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C5/04;A01C7/20;A01C19/02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45001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智能 播种 机器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智能播种机器人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支撑腿,支撑板的上方设置驱动机构、控制系统、储种仓,支撑板的下方设置多个下端开口的箱体,箱体上对应支撑腿的下端处均贯穿设置同一根与箱体垂直的转轴,箱体的内部对应转轴处均设置链轮,链轮均套装在转轴上并与之花键连接,转轴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能够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轴旋转,同一个箱体内的链轮的外侧均啮合同一条链条,链条由多个链板首尾铰接连接组成,链板上均安装开孔组件,开孔组件能够在地面上开孔并播种,该设计能够使种子相隔一定间距均匀的播种在地面上,使每一颗种子都能够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智能播种机器人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在进行农业种植活动时,播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播种方式通常由人工进行播种,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劳动强度较大,因此需要用到机械播种装置进行播种。
公开号为CN10922002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播种机器人,包括机架、耕犁组件及种子传送机构,种子传送机构包括播种箱、播种管、滑轨、驱动电机、转动轴、调节装置及多个播种轮,两个相邻的播种轮的播种槽的槽口的口径不同,调节装置用于驱动电机沿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通过转动轴带动一个所述播种轮覆盖所述播种孔,该装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便捷的调整播种速度,但是该装置在播种之前是通过耕犁组件在地面上开设播种用的槽,难以使种子播种在较深的土壤中,且在播种过程中难以控制种子之间的间距,因此只能适用于小麦、豌豆等对播种深度以及间距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不适合播种玉米、花生、黄瓜等播种深度要求较深且有一定间距要求的农作物,而现有的对玉米、花生、黄瓜等农作物进行种植时通常由人工挖孔进行控制播种的间距,这种方式劳动强度较大,且效率不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业智能播种机器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业智能播种机器人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支撑腿,支撑板的上方设置驱动机构、控制系统、储种仓,支撑板的下方设置多个下端开口的箱体,箱体上对应支撑腿的下端处均贯穿设置同一根与箱体垂直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支撑腿的下端转动连接,箱体的内部对应转轴处均设置链轮,链轮均套装在转轴上并与之花键连接,转轴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机构相连,驱动机构能够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轴旋转,同一个箱体内的链轮的外侧均啮合同一条链条,链条由多个链板首尾铰接连接组成,链板上均安装开孔组件,开孔组件能够在地面上开孔,链条的中间设置皮带组件,开孔组件能够推动皮带组件运转,皮带组件上方设置分种组件,皮带组件能够推动分种组件运转,使分种组件能够间隔式的将储种仓内一定数量的种子落在皮带组件上,并输送至开孔中。
进一步,所述的开孔组件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的链板朝向链轮相反的一侧均开设圆柱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均设置圆锥形的钻头,第一凹槽的开口处均开设有弧形的第一缺口,第一凹槽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齿柱,齿柱的下端与对应的钻头的顶面固定连接,齿柱的滑动连接内齿环,内齿环通过轴承与第一通孔转动连接,齿柱上位于钻头与轴承之间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钻头和轴承,齿柱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接触块,箱体的内壁上对应靠近地面的链板的侧面固定安装一根水平的齿条,齿柱均能够与齿条啮合,齿柱和钻头之间设有播种组件,播种组件能够在钻孔之后播种。
进一步,所述的皮带组件包括皮带,所述的箱体内位于链条的中间靠近箱体开口的位置设置环形的皮带,皮带通过四个皮带轮张紧,其中靠近本装置前进方向的链轮的皮带轮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其余三个皮带轮通过调节组件与箱体连接,调节组件能够调节皮带轮的位置,皮带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皮带的下方会形成中间底两端搞的相互对称的斜面,皮带的外侧面上均匀分布数个第三凹槽,所述的接触块能够抵在该斜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4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