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规格65Mn钢的柔性化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9344.4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7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孙宜强;刘永前;姜南;刘义滔;王成;赵敏;蔡珍;刘昌明;张亦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45/08;B21B1/46;C22C38/02;C22C38/04;C22C38/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肖惠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65 mn 柔性 化生 方法 | ||
1.一种薄规格65Mn钢的柔性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冶炼及连铸:冶炼钢水并连铸成板坯,连铸板坯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63~0.69%、Si:0.20~0.30%、Mn:0.95~1.05%、P:≤0.02%、S≤0.01%、Al:0.020~0.040%、N:≤0.006,余量为铁;
步骤二,加热:将所述连铸板坯均匀加热至1150~1170℃后出炉,并对所述连铸板坯进行保温,且保温时间为25~35min;
步骤三,除鳞及精轧:对出炉后的所述连铸板坯进行高压水除鳞,再进行七机架精轧,且终轧温度为880~920℃;
步骤四,层流及卷取的选取:当用户对材料强度且材料的均匀性的要求低时,则选择基于奥氏体单相区卷取的控制工艺,且卷取温度CT≥Ar3+ΔT,其中,Ar3为钢冷却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开始温度,ΔT为带钢从卷取测温计至卷取机卷筒阶段产生的温度降;当用户对材料强度、材料适应性以及材料的均匀性要求高时,则选择基于中间温度控制的中温卷取控制工艺;
步骤五,钢卷缓冷:将卷取后的钢卷快速放置入缓冷箱中进行缓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规格65Mn钢的柔性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基于奥氏体单相区卷取的控制工艺为通过调整带钢的终轧温度及终轧速度以使卷取温度CT满足CT≥Ar3+ΔT,其中,Ar3为钢冷却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开始温度,ΔT为带钢从卷取测温计至卷取机卷筒阶段产生的温度降,且冷却方式为前段慢冷或者空冷,采用所述冷却方式时关闭夹送辊前侧的喷水、夹送辊冷却水以及卷筒冷却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规格65Mn钢的柔性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基于中间温度控制的中温卷取控制工艺以中间温度为控制目标并通过前段快冷方式使带钢快速冷却至中间温度,中间温度的取值范围设置为C曲线珠光体转变鼻尖点Tnose~Tnose+20℃,其中,C曲线为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Tnose为奥氏体转变孕育期最短的温度;然后进行空冷,并通过降低所述带钢的终轧速度来增大奥氏体在层流辊道上的相变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规格65Mn钢的柔性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Ar3温度和C曲线规律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相变模拟软件计算或热模拟试验测量,其中,Ar3为钢冷却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开始温度,C曲线为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规格65Mn钢的柔性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所述钢卷从下卷取机到入缓冷箱的间隙时间≤30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规格65Mn钢的柔性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厚度为1.0~2.5mm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93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