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AhALS2突变型蛋白及其基因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7692.8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6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友;石磊;黄冰艳;齐飞艳;张忠信;代小冬;秦利;刘华;韩锁义;孙子淇;董文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神农种业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N15/82;A01H5/00;A01H6/54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基因 编辑 技术 ahals2 突变型 蛋白 及其 花生 育种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AhALS2突变型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AhALS2突变型蛋白包括Ah10ALS2突变蛋白或/和Ah20ALS2突变蛋白;
Ah10ALS2突变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以下突变:其对应于拟南芥ALS蛋白197位氨基酸的脯氨酸变为丝氨酸、苯丙氨酸或天冬氨酸,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8;
Ah20ALS2突变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以下突变:其对应于拟南芥ALS蛋白197位氨基酸的脯氨酸变为丝氨酸、或苯丙氨酸,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10。
2.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AhALS2突变型蛋白的基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SEQ ID NO:6~8所示的Ah10ALS2突变蛋白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所示;SEQ ID NO:9~10所示的Ah20ALS2突变蛋白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4~5所示。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编码AhALS2突变型蛋白的基因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
5.利用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编码AhALS2突变型蛋白的基因建立抗苯磺隆类除草剂花生新种质的方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sgRNA靶点的确定:
sgRNA靶点覆盖Ah10ALS2基因的第574位碱基和Ah20ALS2基因的第562位碱基,靶点序列3′端为PAM序列,所述靶点序列为5’-CAGGTCCCCCGCCGCATGATTGG-3’;
(2)制备oligo二聚体:
设计oligo序列引物Target-Sense和Target-Antisense,引物离心后,分别将引物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浓度为10μM,各取1μL,加入18μL退火缓冲液,混匀;95℃保持3min后,以0.2℃/秒降温速度缓慢降至20℃,在此温度下保持5min,加水稀释至100μL,完成oligo二聚体的制备;
(3)CRISPR-Cas9重组载体的构建:
选用pCSGAP01载体,加入bsal内切酶1μL,bsal内切酶的buffer缓冲液5μL,加水补齐至50μL,37℃酶切1h;回收酶切后的线性化载体2μL及infusion Enzyme Mix 1μL,加入合成的oligo二聚体1μL,在25℃反应1h;将连接后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挑取单克隆载体进行质粒测序,保存测序正确的阳性菌斑,得到CRISPR-Cas9重组载体质粒;
(4)花生的遗传转化:
以花生种子的胚芽为外植体,通过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用基因枪轰击法进行花生的遗传转化,经过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再生抗性愈伤,经过成苗诱导,获得再生花生幼苗。
(5)突变植株鉴定:
鉴定再生花生幼苗植株是否发生预期位点的突变,保留突变株系,丢弃非突变株系;
(6)抗苯磺隆类除草剂的花生新种质的获得:
选择纯合突变或双等位突变的编辑植株进行繁殖,收获下一代种子,即为抗苯磺隆类除草剂花生新种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Target-Sense和Target-Antisense的序列为:
Target-Sense:5'-TGTGTCAGGTCCCCCGCCGCATGAT-3';
Target-Antisense:5'-AAACATCATGCGGCGGGGGACCTG-3'。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粒测序的引物序列为pCBSG-seq:5’-TCCCAGTCACGACGTTGTAA-3’。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期位点为Ah10ALS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第574位发生C→T突变,或第574-575位发生CC→TT或CC→AA突变;或/和,Ah20ALS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第562位发生C→T突变或第562-563位发生CC→TT突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神农种业实验室,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神农种业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76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