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1190.4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伟;卢孜筱;姜生元;迟关心;段骁航;李红浪;丁源;刘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1V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奥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20 | 代理人: | 叶以方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搭载 电学 特性 原位 传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属于电学测量领域,本发明包括触探腿和触探足;触探足固定安装在触探腿的下端,触探足的下表面是外凸对的半球形;所述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还包括环氧树脂胶和探测结构,所述探测结构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在触探足的下表面;所述探测结构包括铜箔,铜箔通过环氧树脂胶固接在触探足的下表面,且铜箔完全覆盖触探足的下表面,铜箔上连接有电极;本装置可以搭载在探测器的足或轮上满足两种测量范围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属于电学测量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星壤物理性质的测量,雷达、光谱仪、中子探测仪等几种遥感探测方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采样返回可能存在地球环境的污染。因此,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原位测量,而原位采集星壤利用质谱仪分析操作过于复杂、对星壤扰动较大。所以,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对星壤扰动较小、可靠性较高的星壤物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
针对以上需求,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原位采集星壤利用质谱仪分析操作过于复杂、对星壤扰动较大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触探腿和触探足;触探足固定安装在触探腿的下端,触探足的下表面是外凸对的半球形;所述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还包括环氧树脂胶和探测结构,所述探测结构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在触探足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结构包括铜箔,铜箔通过环氧树脂胶固接在触探足的下表面,且铜箔完全覆盖触探足的下表面,铜箔上连接有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结构包括多个叉指电极、聚酰亚胺保护层和聚酰亚胺绝缘层;聚酰亚胺保护层和聚酰亚胺绝缘层由外至内依次贴装在触探足的下表面,多个叉指电极均布置在聚酰亚胺保护层和聚酰亚胺绝缘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触探腿和触探足采用机械结构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叉指电极上连接有滑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基于轮/足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在星壤原位触探过程中,其探测时间较短,搭载在探测器的足或轮上,具有较小的质量,满足原位触探轻量化的要求。并且两种构型可满足两种测量范围的需求:分布式触探构型探测范围约为1m,集中式触探构型探测范围约为0.1m。通过足或轮上搭载的星壤电学特性原位触探传感装置,不仅可以获取星壤的电学参数,还可以辅助雷达定标,以及进行星球浅表层含冰星壤/岩石的预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布式触探构型触探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布式触探构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布式初探测量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集中式触探构型触探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集中式触探构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集中式触探方案电极片其他可用构型图一;
图7是本发明的集中式触探方案电极片其他可用构型图二;
图8是本发明的集中式触探构型平板式电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1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