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4392.0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4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超;杜雄春;任红恩;张绍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12;B32B27/34;B32B27/36;B32B27/32;B32B27/30;B32B3/30;B32B3/06;B32B37/15;H05K5/02;H05K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许青华 |
地址: | 266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外壳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子设备 | ||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壳体和结合在所述碳纤维壳体一侧表面上的塑料结构件;
其中,所述碳纤维壳体的面向所述塑料结构件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微结构,所述塑料结构件的面向所述碳纤维壳体的一侧表面形成有锚栓结构,所述锚栓结构嵌设在所述微结构中,以使所述碳纤维壳体和所述塑料结构件锚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开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碳纤维壳体中碳纤维层呈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包括第一类开孔和第二类开孔;
所述第一类开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类开孔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壳体的面向所述塑料结构件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锚固区域和第二锚固区域,所述第一锚固区域具有若干所述第一类开孔,所述第二锚固区域具有若干所述第二类开孔;
所述第一锚固区域内的第一类开孔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锚固区域内的第二类开孔的倾斜方向相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条形开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开槽具有两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碳纤维壳体中碳纤维层呈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开槽包括第一类条形开槽和第二类条形开槽;
所述第一类条形开槽的侧壁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类条形开槽的侧壁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壳体的面向所述塑料结构件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锚固区域和第二锚固区域,所述第一锚固区域具有若干所述第一类条形开槽,所述第二锚固区域具有若干所述第二类条形开槽;
所述第一锚固区域内的第一类条形开槽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锚固区域内的第二类条形开槽的倾斜方向相对。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最小深度不小于2μm;
且/或,所述微结构位于所述碳纤维壳体的表层树脂层中;
且/或,所述开孔的最小宽度不小于2μm。
1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成型碳纤维壳体;
对所述碳纤维壳体的一侧表面进行微结构加工;
在所述碳纤维壳体的经历了微结构加工的一侧表面上注塑塑料结构件。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书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或者,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由权利要求1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43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