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7848.0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5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龙伟民;钟素娟;贾连辉;张兵;黄俊兰;于忠婷;裴夤崟;周许升;李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0 | 分类号: | G01B21/20;G01B21/10;G01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余菲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形滚刀 磨损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构件、旋转构件、驱动装置、承载槽以及扫描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所述旋转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构件转动,并且能够沿着所述支撑构件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旋转构件用于安装工件;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构件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构件旋转;所述承载槽位于所述旋转构件的下方且能够移动,且用于承装油泥;所述扫描装置用于对工件在承载槽内的油泥上所留下的痕迹进行三维扫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还包括牵引绳,所述承载槽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牵引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还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承载槽以及所述支撑构件均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设置有滑轮槽,所述承载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轮槽相适配的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还包括升降支架以及伸缩横梁;其中,所述伸缩横梁与所述升降支架相连接,且所述扫描装置设置于所述伸缩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支撑柱,且所述承载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均为可升降的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开设第二通孔,所述旋转构件依次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
6.一种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系统,所述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彩色油泥铺展在承载槽内,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将待检测的盘形滚刀安装在旋转构件上,并且调整旋转构件的高度,使盘形滚刀的刀刃恰好没入彩色油泥的内部,并且在盘形滚刀的顶部做标记;
启动驱动装置,与此同时移动承载槽,直至盘形滚刀的形成有标记的部位返回至原位,关闭驱动装置,且停止移动油泥槽;
将旋转构件抬高,从承载槽内移出盘形滚刀,开启扫描装置,从而获得盘形滚刀的轮廓;
按照上述步骤分别获取磨损前的盘形滚刀以及磨损后的盘形滚刀的轮廓信息,而后分别对盘形滚刀的刀圈直径方向的磨损量以及盘形滚刀的刀圈厚度方向的磨损量进行分析计算,并进行分类管理,和/或,直观判断滚刀的磨损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形滚刀磨损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对盘形滚刀的刀圈直径方向的磨损量进行分析计算时,在盘形滚刀的刀刃的根部轮廓曲线上,平均间隔预设距离为一测量点,共设置n个测量点;取磨损前盘形滚刀在彩色油泥上的第1个测量点的压痕深度为H1,取磨损后盘形滚刀在彩色油泥上的第1个测量点的压痕深度为h1,则第1个测量点的磨损量S1=H1-h1,则第n个测量点处的磨损量Sn=Hn-hn;
当需要对盘形滚刀的刀圈厚度方向的磨损量进行分析计算时,在盘形滚刀的刀刃的根部轮廓曲线上,平均间隔预设距离为一测量点,共设置n个测量点;取磨损前盘形滚刀在彩色油泥上的第1个测量点的压痕宽度为D1,磨损后盘形滚刀在彩色油泥上第1个测量点的压痕宽度为d1,则第1个测量点处的磨损量L1=D1-d1,则第n个测量点处的磨损量Ln=Dn-d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78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护理冲洗器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车连续续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