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快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1926.6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娟作;史亚伦;王宥;傅和亮;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M1/34;C12M1/00;G01N31/22;C12R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地址: | 22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霉 肺炎 克雷伯菌 快速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取待测样品于密闭环境下进行选择性培养,实时检测所述密闭环境中的CO2的含量,根据单位时间内CO2的含量变化对待测样品中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检测;采用上述方法检测,更加方便高效,检测的准确性、重复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方法耗时、检测结果重复性差、准确性低、检测方法复杂要求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快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中最为重要的一类菌(俗称肺炎杆菌),其所致疾病占克雷伯氏菌属感染的95%以上。肺炎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病变中渗出液粘稠而重,致使叶间隙下坠。克雷伯氏菌对外界抵抗力强,对多数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在健康人的呼吸道和肠道正常菌丛中、自然界水和谷物中均能分离到克雷伯氏菌。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分离及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随着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以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对常用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率近期逐年增高,且多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增加常导致临床抗菌药物治疗的失败和病程迁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生物被膜的形成、外膜孔蛋白的缺失。抗菌药物主动外排等,抗菌药物耐药基因水平播散是多药耐药菌株临床加剧的重要原因。
肺炎克雷伯菌分为3个亚种:肺炎亚种、臭鼻亚种和鼻硬结亚种。本菌属为周围环境及人呼吸道的常居菌群,也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目前,本菌属引起的革兰阴性菌感染日益增多,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肺炎最多见。肺炎亚种的菌体呈椭圆形或球杆状,多成双排列,菌体外绕以明显的荚膜,较菌体宽2~3倍。无芽孢,无鞭毛,无动力,有菌毛。培养物上菌体长,呈多形性,有时可见丝状物。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有O抗原和K抗原,前者为脂多糖类,后者为多糖类。共有82个血清型。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56~60℃加热迅速死亡。
呼吸道来源的菌株对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敏感,但易获耐药性。臭鼻亚种最早由臭鼻症患者的鼻腔分离出来,多见于北欧。多数菌株可在以铵为唯一氮源,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鼻硬结亚种与肺炎亚种基本相似。本菌分解糖类产酸不产气,抵抗力基本与肺炎亚种同。克雷伯菌属多感染重病老人及幼儿,死亡率较高。肺炎亚种能引起婴儿严重的肠炎、肺炎、脑膜炎等和成人的医源性尿道感染。臭鼻亚种可致臭鼻症。鼻硬结亚种可使人鼻咽、喉和其他呼吸道结构发生慢性肉芽肿,使组织坏死。
目前检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培养法和生理生化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显微镜镜检以及PCR、实时荧光PCR等分子诊断方法。微生物培养法耗时且培养条件复杂。生理生化检测结果的判读依赖于操作者的主观判断,从而导致结果重复性差,易错判;组织病理学观察依赖切片技术,耗时;显微镜技术依赖涂片技术;分子检测如PCR、实时荧光PCR技术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技术要求高。因此,亟需一种更方便有效的专门针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手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方便有效的专门针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取待测样品于密闭环境下进行选择性培养,实时检测所述密闭环境中的CO2的含量,根据单位时间内CO2的含量变化对待测样品中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检测;所述选择性培养中使用的选择性培养基中添加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1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流导线绝缘层电荷电势聚集与检测方法及装置